一味靠賭 大陸打貪即損經濟

一味靠賭 大陸打貪即損經濟

【本報訊】澳門有「東方蒙地卡羅」美譽,全因早於30年代已發展賭業,澳門1999年回歸後,更側重發展賭業,政府2002年開放賭權,當年博彩稅收接近76.4億澳門幣,令當地出現大學生輟學爭相做荷官的畸型情況。有評論員指澳門政府未來或以休閒娛樂作為發展定位,以免政策過於傾斜至博彩業。

賭業帶動下,澳門2002年第四季經濟增長曾達8%,市況興旺,澳門賭場酒店相繼落成,業界更爆發挖角潮,大學生未畢業便輟學做荷官的比比皆是。

不過,當經濟一味靠賭,社會問題漸漸出現,例如緊絀的土地資源都用來興建賭場、GDP以博彩收入為重心,賭場賺得盤滿缽滿,年輕人出路幾乎只有賭場,賭業及旅遊業更依賴內地客。

今年首兩季經濟負增長

近年內地掀起打貪風暴,賭場生意大受打擊,加上外圍經濟不景氣,澳門賭業連帶經濟增長大受影響。官方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澳門經濟增長為負增長3.2%,第二季則是負增長1.8%,而政府總收入為323億澳門幣(約313.6億港元),下跌2.9%,當中博彩收入為285.5億澳門幣(約277.2億港元),跌2.3%。

澳門時事評論員蘇文欣表示,博彩業無可否認是澳門經濟主要收入來源,但政府會以休閒娛樂作為未來發展定位,續賭牌時亦會研究如何將博彩及娛樂事業分開發展,令政策不致於傾斜。

此外,政府亦如香港,鼓勵年輕人到大灣區發展創科,對澳門來說「與大灣區連結係比較容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