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取代港】
【本報訊】澳門主權移交20年,外媒引述消息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向「聽教聽話」的澳門送上大禮,包括支援澳門成立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交易所、加快推動人民幣結算中心運作以及撥出更多土地發展,藉此分散香港金融業優勢及優惠政策。惟香港金融界人士皆看淡澳門金融發展,「股壇長毛」David Webb指,香港股市已積下雄厚根基,澳門要短期追及不切實際;至於人民幣業務,多名業內人士指連香港也未能做得成功,澳門要發展更是遙不可及。
記者:余秉峰 劉美儀
路透社引述官方和企業高層的消息指出,習近平是次南巡期間,會出席澳門主權移交20周年慶典,同時宣佈一系列新政策,將澳門由依賴賭業的單一經濟擴展成金融中心,並指北京方面已指導國有銀行和企業要全力協助澳門建立基建設施,曾協助發展上海交易所的兩名官員也會在今年內調派到澳門協助,由北京支持的亞洲基建投資銀行亦將在澳門成立,中央的目標已有具體藍圖。
Webb:缺人才及配套難成事
構想中的澳門股票交易所初步主力吸納兩路客源,分別是初創公司及葡語國家企業,另外涉獵當地及內地企業債券發行。David Webb指出,澳門交易所即使成立,對港股投資者不一定壞事,可推動港交所面對競爭,不過他認為港股市場早已奠下基石,許多資本及公司盤踞已久,澳門難以搶客;而且澳門缺乏股市人才,屆時需要調動大量金融、法律及會計等配套專才過境才能成事。澳門亦未有如香港證監會的機構,以審查到澳門上市的公司是否合規,故此Webb估計澳門交易所初期未必有股票交易,只能側重發展期貨及其他衍生工具的買賣。
美國克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則認為,國際金融中心如倫敦、紐約及香港都實行普通法制,「我冇見過金融中心由零開始,無端端搞交易所做得起」,亦未聞海外著名賭城如美國拉斯維加斯會同時拓展金融中心。
人幣有貶值危機 吸引力成疑
徐指,更重要是當前人民幣匯率不穩仍未擺脫貶值,難有誘因吸引海外投資者冒風險持人民幣計價股票,相反若在港交所買賣股票,以港元計價等同與美元掛鈎,投資者會認為較穩健。
至於人民幣結算業務,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指,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過去幾年並無大幅增長,而過去本港也有人民幣計價股票,但寥寥可數。數據顯示,本港人民幣資金池由2014年高峯時達1.2萬億人民幣,持續減縮至今年10月底的6,570億人民幣;澳門的人民幣存款規模則更小,只有約500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行會成員兼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多年來曾倡議本港股市以人民幣計價結算,但目前只有匯賢產業信託招股時以人民幣計價,以及合和公路曾以人民幣計價配售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