摑林鄭一巴監警會海外專家集體跳船

摑林鄭一巴
監警會海外專家集體跳船

【本報訊】反修例抗爭持續半年,特首林鄭月娥政府一直漠視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訴求,堅稱監警會審視調查已足夠,又稱國際專家小組令審視更客觀和公正,惟小組不欲為港府背書,在林鄭上京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述職前夕,昨發表聲明批評監警會不能傳召證人或迫使警方提供證據,決定集體辭職。監警會主席梁定邦、副主席謝偉銓企圖淡化事件,僅稱對方工作「告一段落」。民主派會議召集人陳淑莊形容,國際專家小組集體「跳船」是「摑咗林鄭一巴」,並對監警會即將發表的中期報告投下不信任票。
記者:羅繼盛

監警會國際專家小組的聲明稱,雖然在數據收集和分析取得有意義進展,但監警會的權力及獨立調查能力均存有重大缺陷,基於要審視的議題牽涉範圍較廣泛及複雜,監警會必須先解決調查能力不足的問題,才能在重視自由和權利的社會中發揮監察警察的職能,符合香港市民期望。他們又指,曾就此與監警會溝通,但未能取得共識。

監警會國際專家小組集體跳船,有議員形容如對死撐監警會調查警暴已足夠的林鄭月娥「摑咗一巴」。設計圖片

梁定邦死撐:暫時退出

聲明續稱,由於現階段未能與監警會達成有效的工作機制,故專家小組決定正式退出(formally stand aside from its role)。當監警會具備所需權力和能力,並提供中期報告初稿,小組仍願意繼續支持監警會工作。

小組成員之一、英國基爾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院院長Clifford Stott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小組建議監警會提高向警方蒐證、辨認及保護警隊內外證人的能力,強調調查必須具公信力,才可化解香港當前危機。Stott上月亦曾發表聲明,表明「監警會權力及獨立調查能力不足」,不符合重視自由與權利社會的國際監警察組織標準,建議下一步仍須由獨立機構深入調查。

不過,監警會主席梁定邦和副主席謝偉銓均否認專家小組是「集體辭職」。梁定邦表示,專家「暫時退出」,會方下一步工作是蒐證,專家的參與暫時已不太必要,離開對報告工作沒有太大影響,「『請辭』係你哋(傳媒)嘅闡釋,我哋一路傾係覺得呢個階段冇需要咁解啫」。

梁又指,專家的價值是「畀意見」,專家內容將會納入報告。專家小組仍樂意與監警會傾談下一步工作,但需要警方及政府「畀料」才能繼續。他又稱,警方及政府基本上合作,也能予以配合,只是警方工作太忙,進度較慢。監警會副主席謝偉銓亦指國際專家「應該唔係請辭」,稱其工作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監警會對專家未來的參與「持開放態度」。

議員:對報告投不信任票

監警會發聲明稱,撰寫首階段性報告時會慎重考慮專家組建議,並竭盡所能向公眾呈交公平公正、事件實情的首階段性報告。會方待首階段性報告完成後,會根據情況發展和需要,重新檢視前行工作路向,再協商往後適當的安排。

陳淑莊形容,專家小組集體「跳船」令人驚訝,是「摑咗林鄭一巴」,並對監警會中期報告投下不信任票,「對香港喺國際上面嘅聲譽係絕對有影響」。她重申,港人要求的是政府成立具傳召權和蒐證權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希望林鄭把握現時社會相對平靜的「黃金機會」,說服北京政府等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陳淑莊稱專家小組集體「跳船」影響香港國際聲譽。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反批國際專家「覺得權限不足應該早啲講」,又認為監警會下月才提交首份報告是太遲,形容「等多一日、一個禮拜都嫌多」。她重申政府應參考英國就2011年托定咸騷亂設騷亂委員會模式,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再賦予獨立調查的權力。

政府發言人稱,留意到監警會表示其處理審視工作的專案組在撰寫報告時會慎重考慮國際專家小組建議,政府將密切關注審視結果,仔細研究審視報告建議,才決定採取任何跟進行動。政府再次呼籲公眾給予監警會時間和空間完成這項複雜的審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