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無法保留完整的名稱和商標。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內地的門店發佈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55.5萬港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14萬元)。
據悉,2001年4月28日,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成功拿到註冊商標「無印良品」。 這個商標核定使用在第24類商品上,包括棉織品;蓋墊;坐墊罩;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2004年,這個商標轉讓給了棉田公司。棉田公司在2011年成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
需賠償逾69萬
由於日本無印良品的店裏賣的浴巾、面巾、被套、枕套、毛圈氈、浴室用腳墊等,都打着無印良品的招牌,但這些貨品的「無印良品」商標,卻在棉田公司和北京無印手裏。2015年,這兩家公司狀告日本無印侵權。內地法院一審時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需賠償原告經濟損失。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不服原審判決,上訴至北京高院,但北京高院昨判決指,註冊商標具有地域性,被訴侵權產品在中國境內進入商品流通領域後即已侵犯涉案商標專用權,二審法院最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昨日在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日本無印良品已作出相關聲明。內媒報道時評論稱:「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把商標丟了......至少,之後在賣床單、毛巾等產品時是這樣。」
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