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安插建制派選舉敗將出任公職甚至擔任官員以作「補償」早有前科,如於2003年硬推23條惡法激發50萬人上街,建制派在同年區議會選舉慘敗。民建聯派出206人參選只得62席,身兼立法會議員的劉江華及「第二梯隊」陳克勤均告落敗,結果兩人先後獲安排入政府出任官員,縱使當時受各方批評,但仍無阻兩人仕途。
陳克勤1999年年僅23歲當選區議員,被視為民建聯新星,但2003年區選敗陣,一年後參加立法會新東直選,但排在劉江華名單包尾,未能當選。
陳克勤入特首辦做「影印仔」
政府向「雙失」的陳克勤派發「安慰獎」,2005年他出任民政事務局屬下的青年事務委員會成員,一年後加入曾蔭權班子,出任特首辦特別助理,不過他一直被質疑能力不足,他更自爆第一日返工時要先學影印,被嘲笑是「影印仔」。
劉江華2003年區選落敗後一度重返議會,2012年立法會選舉以「香港要贏」為競選口號,被網民惡搞為「香港要贏,劉江華就要輸」,結果劉落敗,一群網民在劉江華辦事處外播放《喜氣洋洋》慶祝。
但三個月後,梁振英政府委任劉江華成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月薪由立法會議員的8萬多元大幅跳至18.3萬元,2015年更接替退休的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長至今。
■記者歐陽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