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擬設一站式平台吸客

渣打擬設一站式平台吸客

【本報訊】英國虛銀普遍未錄盈利,但總算深得民心。金管局今年3月底先後發出8個虛銀牌照,7間有中資背景,內地科網巨頭如騰訊、平保、螞蟻金服、小米等均擔當主要角色,餘下一間也有紅色資本參與投資。本港虛銀又會上演一場「燒錢遊戲」搶客嗎?渣打虛銀指,平均吸客成本不多於1,500港元。

年輕人對中資有戒心

渣打虛銀行政總裁顧海直言,香港市場競爭頗為激烈,相信早期投入會較多,但平均吸客成本未必高達每人1,500港元。他預告會全力與合營夥伴設立「一站式平台」,讓客戶可在平台上買機票、旅遊保險、兌換外幣等,真正融入客戶生活,料虛銀或數碼銀行服務有望於兩年至三年後成為港人首選。

中資牌頭成為「原罪」,儘管本港設有50萬元存款保障,但香港年輕一代似乎對虛銀存有戒心。陳先生直指「內地銀行呢頭放啲錢落去,嗰頭就冇咗,好唔安全嘛」;年約21歲的Alice亦坦言「可能比較政治敏感,覺得中資背景唔係幾好咁」。

香港虛銀財力毋庸置疑,比較初期投入資金,中銀牽頭Livi、渣打虛銀分別斥26億元及16億元,眾安銀行及天星銀行則各斥15億元,全部遠高於金管局《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修訂本3億港元的法定最低股本要求。不過,有英國虛銀業界人士預計,香港虛銀最終只有兩、三間跑出,以合營方式經營在港較有優勢,配合港人愛着數心態,虛銀可以多場景提供簡便銀行服務,料對滙豐、中銀、渣打等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