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元朗橫洲公營房屋計劃2016年時掀起「官商鄉黑勾結」爭議,政府被質疑以摸底代替公眾諮詢,最終令原有三期共涉1.7萬個單位的公營房屋計劃大縮水,僅推第一期4,000個單位項目,其餘用地有待政府進一步研究。事隔三年多,土木工程拓展署日前公佈「元朗橫洲其餘公營房屋發展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建議該處餘下用地可建成1.3萬個公屋單位,即單位數目未有縮水,料可容納3.64萬人。報告承認土地改劃及收地程序漫長,料單位須至2033年7月才落成。
指棕地收地需時
根據2012年時房署研究,當時預計橫洲二、三期可提供1.27萬個單位,並於2026/27年落成,即共遲了六年才有單位供應。今次的研究由博威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進行。報告比較三個不同的發展方案,最終得出最佳發展方案,擬建地盤位於山貝河沖積河谷的西方,毗鄰東面的福喜街、西面的髻山、北面擬建的元朗工業邨擴展項目和南面的數個山坡,總地盤面積12.04公頃,擬作公共房屋發展,可興建13幢住宅大廈,包括十幢40層住宅和三幢42層高住宅,共提供1.3萬個單位,單位平均面積為50平方米,預計可容納3.64萬人,並設零售設施、社區設施、停車場、公共運輸交匯處、幼稚園和兩間小學作配套。
總工程範圍所需用地包括8.4萬平方米私家地段;另有7.5萬平方米用地被歸類為「業務」性質,即包括露天倉庫、露天停車場、汽車修理或維修車場、物流公司、廢物回收場等棕地作業,因收地需時,料至2033年才有單位落成。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