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當局早年為打破微軟的壟斷和霸權,也曾自行研發電腦操作系統,當中尤以「紅旗Linux」最出名。但紅旗Linux最終因經營困難被清盤,國產操作系統發展一度沉寂,至今年華為聲稱要推出鴻蒙(Harmony)系統,又讓中國人再次雄起心來。華為稱明年除在手機、平板和電腦外,其他終端產品全線搭載鴻蒙系統,在海內外同步推進。
難破外國品牌壟斷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為防止在資訊戰中被攻擊,開始研製自主電腦作業系統,但因缺少軟體支援等條件受阻。至1999年,在中科院軟件研究所支持下,成功研發出基於自由軟體Linux的自主操作系統,紅旗Linux1.0。翌年6月,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和上海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組建北京中科紅旗軟件技術有限公司。2001年,在北京市政府採購中,紅旗Linux作業系統中標,永中、金山等國產軟體也進入採購名單。
但到2014年,中科紅旗卻貼出清盤公告,稱因經營困難,會於年底解散公司,後來得五甲萬京資訊工業集團收購,保留紅旗產品,至今也推出到紅旗linux電腦版9.0系統。惟多數國產系統都只能為政府使用,民間並未廣泛應用。
外國操作系統壟斷中國市場多年,國產系統難以增加市佔率情形下,內地人打趣指,「Wintel聯盟固若金湯,紅旗系統風光一時」,Wintel聯盟指由微軟視窗(Windows)系統,和英特爾(Intel)CPU組成的電腦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