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入中美貿易協議「死線」倒數最後5天,市場觀望氣氛仍然濃厚,港股好淡爭持。大市昨高開15點後一度倒跌,低見26432點,其後窄幅上落,收報26494點,跌3點;國指則收報10408點,升0.8點,主板成交縮窄至650億元,為近三星期低位。北水持續湧港,惟淨流入額較上日縮減近兩成至17.86億元。
據《新京報》昨日報道,內地第三輪藥品集體採購規則流出,本輪中標企業數量將採取淘汰機制,總體上為「n—1」中標,即3間中2間、5間中4間,或最多只有6間公司中標,美銀美林估計,新規會導致大小藥廠的競標藥價下調,而中標價低於市場預期的情況,亦已在對上兩輪藥品採購時出現;因此,該行預告這項「突然死亡」式的淘汰機制,甚至會令中標藥價較原藥價急挫80%以上,對藥價構成更大壓力。
受累不利消息,醫藥股全線受壓,石藥(1093)挫5.1%,報17.02元,創1個月低位,為表現最差藍籌;另一藍籌中生製藥(1177)插4.7%,跌幅居次;同業三生製藥(1530)及東陽光藥(1558)分別挫4.1%及3.3%。
內房股受追捧
另外,中央政治局昨召開會議,內容未提及內地樓市,有分析指屬正面消息,內房股向上。融創(1918)漲4.3%,中海外(688)升2%,而華潤置地(1109)及碧桂園(2007)則揚1.7%及1.6%,分佔藍籌升幅三甲。
大摩表示,除了中央政治局未有提及內房股,亦留意到中證監向富力(2777)及首創置業(2868)批出H股發行准許,認為是釋出放鬆政策訊息。
該行的內房股首選為融創、華潤置地,以及旭輝(884) ,主要因為以上公司銷售增長強勁、盈利透明度高及估值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