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商 白色恐怖下賭氣出版

印刷商 白色恐怖下賭氣出版

「一旦向統治者示弱,你就會畏懼退縮。」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大力箝制思想,一切「黨外」雜誌都被打壓,但當年負責印刷《美麗島》的張榮華指,自己冒這麼大的風險,賭的就是一口氣,「絕對不能示弱!」

創下銷售紀錄

在最壞的時代,媒體肩負起記錄歷史的責任。今年剛滿80歲的張榮華,持有的三榮印刷廠,見證台灣民主運動發展最重要的一段時間,當中包括印刷《美麗島》,不過在當時要出版這樣的雜誌,可絕不簡單,「印製《美麗島》雜誌時,都要準備五套版,聯繫好幾個印刷廠一起來印,才能確保雜誌能如期出刊。」賭一口氣,張榮華也無法估算會帶來怎樣的損失,「我是抱着不賺錢的心態力挺,只要沒被國民黨抓去坐牢就是萬幸了。」

《美麗島》第一期於1979年8月16日發刊,就如晨露滴在死寂的湖面,泛起不盡的漣漪,雜誌供不應求,一再加印,銷售數量累計達到七萬本,創下當時雜誌銷量最高紀錄,到了第四期,甚至賣了十餘萬本。美麗島事件爆發後,當局進行大搜補,黨外精英幾被用叛亂罪起訴,張榮華也遭警總約談,幸獲無罪釋放。當時黨外雜誌相繼遭停刊,《美麗島》第四期十幾萬本的印刷費用也收不到錢,印刷廠財務陷入危機。提起這段往事,張榮華笑笑說,「《美麗島》的英雄好漢為台灣民主犧牲坐牢,我的一點金錢損失不算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