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避立會質詢 學者:黃藍不討好

林鄭避立會質詢 學者:黃藍不討好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圖)上任後聲言修補行政立法關係,除了每季慣常的特首答問大會,另外每月出席一節30分鐘的「行政長官質詢時間」。不過政府昨去信立會,稱特首10月出席會議時受到擾亂,要重新考慮是否繼續短問短答環節,未能提供新會期的時間表。立會議員炮轟林鄭為走數找藉口,諉過於民主派;學者指林鄭做法會予人覺得不敢面對民意。

林鄭上任特首後,承諾除一年四次特首答問大會外,將額外每月出席一次半小時質詢大會,議員以短問短答形式向特首提問,當時被林鄭作為上任推動施政新風重點宣傳措施,但立法會秘書處向議員提交文件,指行政署去信立會,指特首發表2019年施政報告及出席10月答問會受到嚴重擾亂,政府正重新考慮特首質詢時間是否仍是回答議員有效平台。行政署在信中指,政府未能就餘下會期的特首質詢時間提供時間表,立會主席同意來年1月16日上午,舉行一個半小時「行政長官答問大會」,但強調仍須視乎當時情況而定。

陳淑莊:直頭辭職唔好做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認為,特首減少回答議員時間,在支持運動市民眼中,固然再扣分,但中立市民也會對林鄭失望,因他們也希望政府讓步,而藍絲或會認為林鄭怯懦,因此對林鄭作出一個三方面失分的決定感詫異,只會令民望進一步下跌,建制派亦會與她進一步切割,「一定唔會想黐去佢度,驚影響明年立法會選舉」。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政府有心摧毀行政立法關係,「嗰啲社區對話,聲勢好似好浩大,搞咗一次又走數……立法會短答又走數,長嘅答問大會係話視乎情況,根本係唔尊重立法會」。她直言「如果履行唔到責任,管治唔到香港,就直頭辭職唔好做」。
■記者歐陽聯發、陳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