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昨日公佈社會事件對零售業影響調查。調查訪問了176間零售公司,覆蓋4,310間店舖及8.91萬名零售從業員,連鎖公司及中小企比例各佔約一半。雖然聖誕節及農曆新年即將來臨,但業界對市道感到悲觀,有30%受訪公司表示,如經營環境沒有改善或得不到適切支援,將會於未來三個月裁減約一成員工。
籲商場業主減租
以此推算全港27萬名零售從業員中,將有逾5,600名員工被裁;甚至有11%受訪公司指未來半年內會選擇結業,若以現時全港有6.4萬間註冊零售公司推算,或有多達7,000間公司倒閉。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數據反映零售業處境嚴峻,一半受訪零售商認為租金減幅達50%才算足夠,然而,有逾八成受訪公司表示至今得不到足夠的租金紓緩。謝再次呼籲,仍未推出減租方案或租金減免僅限於商場全日關閉日子的商場業主,加大租金減免力度。
李嘉誠基金會運用AI科技短時間內派出總額10.09億元「應急錢」,市場以此與政府作比較。謝表示,明白政府的紓困措施必先經過一些程序,但業界正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希望政府可縮短每個必要程序的處理時間。
昨有自由黨提出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1萬元現金,或等值的消費券刺激本地消費,謝認為,措施推出的時間要適宜,若社會事件未回復平靜,刺激作用不大。若政府採納該建議,應該配合機制,真正惠及生意錄得跌幅的零售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