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乾燥 致敏原乘虛而入 生物製劑改善濕疹

冬日乾燥 致敏原乘虛而入 
生物製劑改善濕疹

【本報訊】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隨着入冬空氣濕度下降,患者皮膚加快被抽乾,容易誘發濕疹或加重病情,令皮膚出現紅腫及痕癢難耐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皮膚科醫生指,濕疹患者冬天期間必須注意保濕,讓皮膚天然屏障抵禦外間致敏原;倘屬長期嚴重發作病人亦可嘗試最新生物製劑,臨床上顯著改善濕疹皮膚達75%。
記者:王春怡

冬日寒風殺到,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指出,當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突然下降至50%或更低,濕疹患者往往因保濕不足令致敏原乘虛而入,導致病情復發,「皮膚組織原本好似一幅牆咁一塊塊,中間正常有啲天然油脂好似『紅毛泥』咁包住好實淨,但天氣一乾,細胞之間嘅天然油脂減少,水份流失,致敏原就容易走入皮膚造成刺激。」

陳湧指,與其他疾病相若,嬰幼兒及長者因免疫系統較差,對許多外來致敏原反應都較一般人大,是較容易濕疹發作的組群,提醒患者洗澡時盡量不要用太熱的水,即使當刻可能有止癢效果,但因熱水具刺激性,事後會讓皮膚乾裂,發炎部位會變得更嚴重。患者亦應避免使用含有皂鹼的沐浴產品,因該成份會洗去皮膚原本的油脂,令皮膚再度變乾及痕癢。另外,一些標榜「低敏」或「天然」的產品,若當中含有常見的致敏成份如Parabens、MIT、SLS及SLES等,同樣會令濕疹患者病情惡化。

西醫治療濕疹發作主要依據患者發作的嚴重性處方藥物,若屬輕微者可能只靠潤膚膏便可紓緩,但若已出現大片紅腫、痕癢甚至「出水」,則可能需要用上外服或口服類固醇、非類固醇類消炎藥膏或抗組織胺等,類固醇藥物副作用包括皮膚變薄、食慾增加;環孢素則會令免疫系統減弱,影響肝功能等。

達75%改善 藥費高昂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17年批准使用生物製劑Dupilumab,去年10月正式在港註冊,研究中約一半病人濕疹皮膚可改善75%。陳湧稱,診所有約10名年約30多歲的病人曾注射該款生物製劑,當中以女士較多,全部人病情都有明顯改善,「痕癢大約一、兩星期已減少,一個多月後紅腫範圍都有明顯改善」。

但陳湧指生物製劑價格高昂,每兩星期需注射一次,每月約需一萬多元,而且不會斷尾,儼如無底深潭,並非大部份人可負擔,「嚟打嘅都係長年受困擾,好多時因為皮膚滲水有味,社交都好困難,工作亦集中唔到精神。」他期望將來可多於一間藥廠售賣該藥,令價格降低,屆時公院或許也可引入。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