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異見 乾隆毀71萬卷古籍

消滅異見 乾隆毀71萬卷古籍

【話你知】
焚書在歷史上並不罕見,除了為人熟知的秦始皇焚書坑儒,焚書最多的當屬清朝。單是乾隆在位時期,當局搜繳焚書多達71萬卷。

秦朝焚書源於公元前213年,當時博士淳於越提出了恢復分封制,秦始皇聽從丞相李斯的建議,燒毀秦國史書以外的列國史記,大量文化典籍化為灰燼。焚書第二年,一些儒生私下誹謗秦始皇,結果460人遭逮捕坑殺,史稱「焚書坑儒」。

納粹「書籍大屠殺」

而在清朝,乾隆皇帝即位後,組織360多名文人學者,用10年時間編纂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叢書──《四庫全書》。該書收錄先秦至清乾隆前期的眾多古籍,但乾隆實質是推行文化專制主義,其間不利於滿清的文獻被禁毀,大量古籍在編纂過程中遭篡改,被焚毀卷數達71萬卷。另外,這次被網民提及的德國納粹「焚書大典」則發生於1933年。當時大學生在納粹鼓動下,發起打倒非德國精神行動,在校園內開始焚燒不符合納粹理念的書籍,運動席捲全國100多個城市。美國《新聞周刊》甚至稱之為「書籍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