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泰皇止亂 - 左丁山

1973泰皇止亂 - 左丁山

1973年的泰國大學生為爭取民主選舉,在法政大學門外大示威,慘遭殘殺,那時候若有互聯網,必定震驚世界,只是當年資訊只靠打字機,郵件,電訊機(Telex)在泰國還是不多見,外國世界並不能及時知道泰國軍警鎮壓學生的慘厲處。46年後的12月3日,左丁山經過民主紀念碑,不勝感慨,因為今天的泰國還是由軍人操控所謂選舉的。當年國皇蒲眉蓬在最危險關頭,漏夜召見乃他儂,着他與兒子那隆上校及國防部長乃巴柏(那隆的外父)離開泰國。於是這三人倉惶逃離,傳說帶同紙鈔,黃金,飛往外國暫避,泰皇任命誰人當首相收拾殘局呢?就是「暴徒大學」(示威學生雲集的法政大學)校長桑雅(Sanya),學生見到大學校長拜相,便停止一切示威,泰國很快便恢復正常運作,至於屠殺學生的軍人又如何?也是泰國式的,指揮官低調離休,前線軍士不見受到任何懲罰,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得L先生與他太太R女士的指導,我們避過一劫,順利拿到碩士學位,眼見泰皇如此當機立斷,左丁山與女同學決定學期完結後不走,留在曼谷直到八月參加畢業禮,從泰皇手上接到畢業文憑,泰國人稱之為「泰皇御賜文憑」,拿文憑的一刻,能與泰皇合照,泰人視為無上光榮,一生將照片長掛在家中客廳正中位置。

R女士知道我們的心意,也安排我們在她姊姊的住房居住額外幾個月,又介紹了鄰居一位女士為我們煮晚飯和清潔,洗衣(按:月薪三百銖,屋租五百銖)畢業後已無獎學金每月二千五百銖可用,但平時儲蓄下來的獎學金,也可夠生活,反正那時候,一碟海南雞飯售價3銖而已,每日生活費用20銖已足夠。

在曼谷兩年,幸得L先生與R女士悉心照顧,讓我們可專心學業,一生感激不盡,他們有兩女一子及四女孫,二男孫,全部最少有碩士學位,其中一孫女是博士,一女及一孫女是醫生,一子留學美國讀工程,現已有自己的公司。泰國純泰人,於1940年代已入讀大學的比較少見,入讀朱拉隆功的更少,L先生幾年前逝世,享年86,家人沒通知左丁山,這次因為R女士視左太如大女兒,前星期三仙遊後,兒子立即短訊告知,於是在星期日趕往曼谷參加佛教告別儀式,一連六晚,我們參加了最後一晚及12月3日之基督教浸信會下葬儀式。告別式在泰國海軍區內之佛教靈堂舉行,通常只准許海軍軍方有關人士在內出殯,當天晚上有近二百人參加,多是朱拉和瑪希敦大學醫學院教授及學生,由兩位醫學教授主持,一律穿着全黑色衣服,與香港的隨便服裝不同,但各人談笑不絕,似參加茶會差不多,佛教人士或看透生死輪迴,無須傷感痛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