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施政報告一招放寬按揭保險,由於只適用於現樓物業,買家轉用建築期付款成常態。嘉華(173)啟德嘉峯匯於過去的周末以平均呎價2.3萬元首次開賣228伙,首日錄得的125宗成交中,使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超過一半。
施政報告10月公佈新房策後,不少購買樓花的買家寧放棄折扣較大的即供付款,而選用建築期付款,餘款現樓上會時申請最高九成按揭,令過往針對投資者的建築期付款大受用家歡迎,比例由最初不足三成,升至逾七成。
樓花期約24個月的嘉峯匯,共設六種付款方法,據一手成交紀錄冊顯示,項目首日共售出125伙,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的1,000萬元內成交佔89宗,比例逾七成,合約成交價681.4萬元至2,125.4萬元。當中,採用「建築期付款計劃」的成交佔多達68宗,比例54%,遠高於即供付款的33宗或26%。
寧多付30萬換九成按揭
如最平的1A座1樓F室,實用287方呎,開放式間隔,定價765.6萬元,若選用即供付款,折實最平650.76萬元;由於買家採用建築期付款,折實價681.4萬元,反映買家不惜多付約30萬元樓價,而換取現樓上會申請最高九成按揭。
施政報告後以價單形式開售的五個新盤,建築期比例最高為路勁基建(1098)旗下元朗新盤山水盈,首日賣出的28伙,建築期付款佔21宗,比例逾七成。佳明(1271)青衣明翹匯則是使用建築期付款宗數最多的樓盤,首日共有142伙採用有關付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