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魔幻紀》已經是1995年的事。那是個「後侏羅紀公園」年代,世人目睹CGI可以將那些無法出現於現實的事物如實呈現。荷李活進入一個新時代。
《逃出魔幻紀》某程度是《侏羅紀公園》衍生作——不是指故事,而是CGI的應用。兩齣戲的CGI,都由佐治魯卡斯創辦的ILM(Industrial Light & Magic)負責,用得唔好嘥,《逃出魔幻紀》正是動用《侏羅紀公園》剩餘物資,製作那些大象獅子馬騮闖入現代城市的逼真畫面。當然,24年前的逼真,24年後已變成失真,一眼就睇得出CGI模擬的馬騮表情好假、大屋地板變成流沙吸走羅賓威廉士的一幕也欠缺質感,但不成問題,畢竟1995年的人冇咁眼利,而那些CGI亦不是主導,反而旨在幫忙說故事,說一個交織了成長、親情、城市變遷的真實故事。
故事場景,是一個真實的世界。羅賓威廉斯少年時,鞋廠老闆獨子;身為少爺仔,卻一直被bully,亦感受不到父愛;當他被困Jumanji世界後,父親被指為殺子兇手,作為該城市經濟核心支柱的鞋廠倒閉,當日睇住羅賓威廉斯消失的女主角則被認為精神有問題,死的死,死不去的就只能苟活……這不只是一齣將蠻荒搬到城市的娛樂片,還借一場失蹤凸顯了所衍生的人心後遺,同時側寫了城市變遷(電影很強調主角回到現實後,目睹成長地變得荒廢凋零)。超現實的Jumanji擁有動搖現實的能力,這是一個超現實地現實的故事。
《逃出魔幻紀:叢林挑機》呼應時代,冇人再玩board game了,Jumanji不得不進化成一隻家用電子遊戲;玩家不再在現實遊玩,而是被吸進假的遊戲世界(回看1995年那一集,對羅賓威廉斯被困的遊戲世界其實語焉不詳),玩家變成被預設的遊戲角色,這是《叢林挑機》的巧思與趣味,但同時自設陷阱——觀眾預早知道故事必然突出角色們在現實與遊戲中的巨大落差:現實中的瘦弱宅男變成大隻佬狄維莊遜,身為美式足球校隊的黑人少年,則變成冇晒力量兼只能做狄維莊遜跟班(但黑人身份不變);至於現實中的Ig萬人迷,則(理所當然地)變成大肥佬積比力克。這種外形變動設計,在早段的確產生戲劇作用,只是一切你都唔難估到。《霸氣升呢》沿用這條主橋,只是今次加入了兩個老人,讓他們在遊戲中回春。
當年羅賓威廉斯極力想回到現實,《叢林挑機》的瘦弱宅男在最後一刻竟然閃過一個念頭:不如索性以狄維莊遜個body永遠活在Jumanji吧。時代真的不同了,我們已經並存在兩個世界:一個真實但由不得自己控制;另一個擬真實卻容許我們話事建構另一個我,以便凌駕真實的我。
撰文:月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