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幾位聊得來的話劇演員,不約而同談起表演場地缺乏的恒久問題,為了追逐實踐夢想的機遇,好些演員導演或是製作小單位因為求生,惟有多闢路途異鄉跑,哪怕天涯海角,失落於暗角絕域,仍願意等待還未有到來的春天。這種情況跟香港玩band所遇上的困難不相上下。
早年,不少年輕人跟我大吐苦水,找個地方架設band房是極其痛楚的事,包括了疲憊不堪的身與心,稍微堅持不了,一切歸零。他非常憤怒是聽到政府鼓勵活化工廈,藉口可讓更多新世代提升創意空間,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眼見其他樂隊一呼百應進駐了誤以為找上了可依靠的小窩,甚麼理想租金早就把他們壓得死死,更何況不消一年間,富貴大業主起價之日常,終究救助無門,只能冇鞋挽屐疾走他處。年輕人說大廈裏不只有玩音樂的,還有做設計廣告攝影跳舞的,甚至小型出版社和自家經營made in Hong Kong的精品製作。
從前的香港,舉辦過許多大型亦著名的音樂會,舞台登場的表演人物都是世界級數,令到東南亞的遊客來港暢玩的理由更多,真箇歌舞昇平好不熱鬧,單單音樂文化交流就是一種國際視野。
近年,我也親身經歷過非常荒誕的事情,在九龍東要租個場地辦個音樂節,地點選了舊啟德機場封麈爛地,打電話查詢詳情,立時魂飛魄散。原來缺水缺電不特止,而且根本未有任何接駁基礎條件,你需要申請臨時水電戶口,由頭開始建構工程,包括一切通水通電設備,租用臨時廁所五萬元一格;另外你要找專業人士把碎石亂土填平以證安全,防止活動期間發生意外,後果自負,強調「填平」是租用場地的必須條件,完事後確保在限定時間內還原;運輸交通要自己聯絡巴士公司租用特別班車應付這荒蕪之地,公務員亦有禮地溫馨提示場地另一邊是海,坐艇也是一種方式,你們有好介紹嗎?不了,閣下自理,船家牌照甚麼的只要合法就可以啊,對吧!
我們都輸了,輸了給條17億的行人天橋,輸了給元朗醜陋得獻世居然要112萬的小小聖誕燈牌。
撰文:陳海琪
藍調時光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