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警方強攻理大,大批市民嘗試營救被困的抗爭者,警方在理大附近拘捕過千人,絕大部份是20多歲以下的年輕人。被圍困在理大的千多人中,有300多人是中學生。
今年七一回歸日立法會受到衝擊後,首任特首董建華指年輕人出現暴力抗爭問題,是通識教育的失敗。事實上,通識教育是董生上任後推行教育改革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當時由現任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擔任大旗手。若說教改和通識教育毒害年輕人,恐怕二人難辭其咎。
公務員出身的羅太在九七回歸前借調至行政長官辦公室當主任,協助董生處理行政事務。回歸後不久,羅太出任運輸署署長一職,任內成功殺掉經營不善的中巴。1998年11月起,羅太先後出任教育署署長、教育統籌局局長、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等主管教育職位,直至2006年10月調任廉政專員。
羅太任內殺掉教育署,將人手併入教育局,變相由政務官主導教改和教育政策。到2003年9月,羅太才走去中大修讀教育課程。她推行的教改,包括母語教學、中小學結龍、語文基準試、殺校縮班、引進副學士、推行六四學制、自評外評、學習能力評估、《校本條例》等等(反而不見國民教育),一浪接一浪,把老師、學生和家長弄得死去活來。
殺得性起的羅太,不理中小學生人數下降的客觀現實,把數百間中小學殺掉,令大量老師(包括中史老師)失去教席,教育學系畢業生缺乏出路,年輕老師早已累積巨大怨憤。羅太不理教育界的質疑,強制要求所有高中生、年紀不過15歲的學生修讀通識,不單令大量教授其他科目的老師失去工作,或者需要轉型,還孕育中學生的革命思想。
通識科的內容包括「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等單元。內容探討香港房屋和政制問題,港人身份認同,內地土地改革、三反、五反、鎮壓反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等運動,還有全球化帶來貧富不均、環境污染等問題。這些議題都令中學生察覺到香港和內地,以至世界各地的政治和經濟制度的種種缺失,必須作出改革,推動年輕人進行「時代革命」!
林本利
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