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經濟圈悶聲發財 - 馮睎乾

藍色經濟圈悶聲發財 - 馮睎乾

大陸官媒CCTV為了漂白香港警察,近日特地翻牆到Facebook張貼文宣圖,以「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祗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為題形容green objects,不知有心抑或無意,其中一張圖片,竟是Popo吃了豬隊友放的催淚彈後狼狽跪地的一幕,還配上聲畫分離的「他們亦會挨夜加班,一個飯盒就當晚餐」作描述。哈,看圖作文,分明是「他們亦會挨催淚彈,吸二噁英就當晚餐」,何來飯盒?CCTV的撐警文宣組,我懷疑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有意挖苦,否則怎會用這幅圖配上那句話呢?

細心想想,「一個飯盒就當晚餐」也值一提嗎?不吃一個飯盒,難道吃十個才夠?提到飯盒,早前我收到可靠消息,今天不妨跟大家分享。自六月抗爭以來,警隊為了慰勞警察,每日也為他們提供免費飯盒及大量零食(之前是沒有的)。你也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人家「滋暴製亂」忙得沒時間吃飯,提供飯盒也無可厚非,但據我收到的消息,近半年每一天的飯盒供應量,都遠遠超過警員所需。以警總為例,保守估計每餐都丟掉一百個完全沒吃的飯盒,每天就要浪費二百個。其餘警署的情況我不肯定,但相信也有類似的浪費食物問題。

從普通行政角度看,飯盒訂購量的確宜多不宜少,但問題是:一所警署天天都多買數以百計飯盒,要原封不動丟棄,如是者持續半年,情況就有點不尋常。六個月來,警方究竟浪費了多少飯盒?很可能數以十萬計。我明白Popo只喜歡到深圳吃「海底撈」,看不起飯盒和生命麵包,但這樣暴殄天物也太折墮了。更大的問題是:是誰負責訂購飯盒?誰又是半年來悶聲發財的飯盒供應商呢?我希望有記者能跟進調查。

現職前線警超時補水,月入十萬不是夢,早已人所共知,但你也許不知道,連帶退休警察也受惠良多。朋友A先生告訴我,有位雀友是五十多歲退休沙展,以前每星期都以雀會友,通宵達旦,但最近兩個月卻不見蹤影。A先生問他最近忙什麼,那退休沙展答道:「忙着看CCTV。」原來警方招攬了很多退休警回巢,像這位前沙展,不用上前線衝鋒陷陣,主要工作只是從CCTV片段中,查看什麼人有足夠罪證,以備警方將來展開大搜捕。退休沙展回巢執行「特別任務」,月薪五萬元,加上本來的退休金,輕輕鬆鬆已月入十萬。

早前保安局答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披露警務處於2019至2020年度的運作開支為202億元,用以支付薪金、逾時工作津貼等,比去年度多了7億元。入警隊,無窮人,香港庫房似乎已變了警察的提款機。上月我在專欄提及,一枚催淚彈成本至少五百元,有位醫生讀者的回應值得深思:「在醫院,我們可能為了節省一角幾分,就被迫用舊一點又或療效次一級的藥物。如果由政府入藥的話,一粒催淚彈的價錢,就足夠資助一位病人用新一代口服薄血丸一個月去預防血管閉塞,而不用承受舊一代華法林要經常抽血和戒口之苦。

「如果政府前天用了千多發催淚彈,即代表有近百名病人失去轉用新一代藥物的資源……當醫院入邊開每一枝昂貴的抗生素(講緊係一支十幾廿蚊,一個療程百多元)都要填寫填報審計表格,有沒有人會去審視所開的每一槍所射的每一彈是否合理?」

從深藍絲角度看,人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為了公義或理想,而是為了錢。因此,警察每一槍所射的每一彈都是「合理」的,理由是:警察開槍越多,市民就越憤怒,越想追究到底;市民越想追究,動盪就越難平息;亂局不平息,警察就可繼續大條道理賺取額外津貼,連帶惠及飯盒供應商這類支持者,打造一個吃人血饅頭的藍色經濟圈。

茂名化州市最近的抗爭,為什麼這樣快就平息呢?不是因為茂名政府特別體恤民情,而是當地政府和警察沒有油水可撈,盡早平亂才對自己有最大利益。藍色經濟圈的存在,才是香港亂局的罪魁禍首,看他們刻意浪費多少飯盒,已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