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論文曝光 研究疑從未成功美權威踢爆賀建奎騙局 抗愛滋B不能抗愛滋

基因改造論文曝光 研究疑從未成功
美權威踢爆賀建奎騙局 抗愛滋B不能抗愛滋

【瘋狂實驗】
內地科學家賀建奎去年宣佈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出全球首對先天免疫愛滋病的雙胞胎,道德問題引起全球公憤。事隔一年,賀建奎至今仍被官方控制,音訊全無。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獨家披露賀的部份論文,經專家研讀後驚覺賀根本沒有成功編輯具抵抗愛滋的基因,反過來造就基因突變,直斥賀「嚴重違反道德,甚至犯罪」。

賀建奎目前下落不明。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在12月3日獨家披露了一部份賀建奎未曾發佈的論文手稿,標題是《HIV抗性基因編輯雙胞胎的誕生》。賀的手稿寫於2018年,當時已向科學界兩大學術雜誌《自然》及《美國醫學雜誌》投稿,但同樣遭拒絕發表。他在論文指出,實驗目的是希望人類對愛滋病病毒產生抗體,形容實驗成功複製到CCR5基因的變異令那對女嬰免疫病毒。

為嬰兒帶來更大健康危機

雜誌與基因編輯專家合作,研讀賀的論文,發覺情況完全不是賀建奎所說。專家發現賀聲稱「成功」複製一種名為CCR5的基因突變,能夠免疫愛滋感染,但其實論文的數據卻不足以支持賀的主張。若依正常研究,應先將已編輯的基因放到胚胎的免疫細胞,然後再用愛滋病毒感染胚胎,若胚胎入面的免疫細胞存活,則證明基因編輯有效,然後才讓胎兒出生,最後再在血液檢查。不過賀的方法並不如此,賀先讓胎兒出生,然後才在其血液看其免疫細胞,查看能否抵抗愛滋,但由於事前根本無檢測過在胚胎內已編輯的基因是否有效,就算胎兒出生後能對愛滋免疫,亦無法獨立證實與編輯基因有關。

賀建奎的做法,亦對嬰兒引來更大健康問題,嬰兒無故接受了已編輯的基因,既不能肯定能對抗愛滋,亦不肯定這一條編輯了的基因會否引起其他健康問題。長遠而言,若嬰兒長大有下一代,新舊編輯結合下更改變了人類的基因發展,後果極為嚴重。賀的手稿亦顯示,論文共有10名作者,主要來自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的實驗室、還有招募實驗夫婦的「白樺林全國聯盟」負責人白樺,以及美國生物物理學家Michael Deem,他正接受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審查。雜誌的評論指,論文的作者顯然只是一小部份人,無生殖科醫生及婦產科醫生,相信有更多人牽涉。

「故意造假 違德兼犯罪」

雜誌及其專家最後研判,賀的論文更像「尋找目的的實驗,試圖不惜一切代價,合理化在人類胚胎中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是故意的造假」,而且更是「嚴重違反道德基本準則甚至是犯罪」。其實早在賀港大發表研究結果時,已有不少學者即場表明目前已有安全可靠技術減低愛滋的感染,新研究並非必須。

為何賀建奎執意從事這宗瘋狂的研究呢?雜誌估計是商業原因。賀在論文中感謝了英國馬類繁殖專家WR 'Twink' Allen,以及其學生張進(Jin Zhang),張是美國新希望機構中心負責人。雜誌指他本來計劃在去年下半年與賀合作,開設基因編輯嬰兒的醫療旅遊。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