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新一份審計報告批評食環署未有妥善管理和落實公廁翻新,有關工程進度緩慢,未有依照指引完成。香港廁所協會昨公佈全港18區約160個公廁情況調查,結果發現問題多多,包括臭氣沖天、地台濕滑等。該協會副主席熊志權批評政府公廁翻新進度不理想,每年48個目標也完成不到「慢到似烏龜」,未能滿足本港居民和旅客需求,促政府成立公廁工作小組監督公廁翻新進度。
70%翻新改建無期
香港廁所協會於10月抽樣巡查全港18區約160個公廁,當中有15個屬翻新公廁。熊志權表示,巡查發現公廁衞生情況雖有改善,但仍有不少問題公廁需改善,「好似北河街街市公廁一上到去,臭到你留唔到」,批評政府去年撥款6億元翻新240個公廁,只佔全港公廁總數30%,其餘70%公廁翻新或改建遙遙無期,直指不能接受。
該協會秘書崔妙瑩指翻新廁所雖設施完備,但短短數月內已有損壞情況,例如調景嶺公共交通交匯處公廁於7月才完成翻新,但在巡查時發現,女廁內五個廁格中有兩個因損壞而封閉,且沖廁時地台有滲水,「感覺(承建商)趕交貨咁。」記者昨午到調景嶺公共交通交匯處公廁視察,發現女廁其中一個廁格滲水,地板亦出現數處水迹。據清潔職員透露,公廁於7月尾啟用不久,該廁格即出現滲水,令致地板變濕,政府曾派員視察,惟至今未有人處理。
食環署指已翻新逾347間公廁,並跟進有關公廁廁格滲水問題。至於有建議設女性尿兜,該署指會持開放態度。
■記者李思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