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局公佈推出「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供非牟利機構申請活化作不同用途,其中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有三幢逾80至110年歷史的員工宿舍可供活化,亦設空地可作新建消防等設施;有近90年歷史的白屋可改動的空間更大,其建於90年代的副樓等設施可拆卸,供中標團體興建新建築物作日後所需。
今期計劃涉及四幢歷史建築,其中法定古蹟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活化範圍包括三幢已空置的員工宿舍,但不包括仍使用的抽水房。歷史最久為建於1905年的高級職員宿舍,古蹟辦文物主任冼穎君稱,該建築是當年一名由英國聘請的監督人員居住,大宅以中西合璧設計,採用中式「雙筒雙瓦」屋頂,大門屬法式設計,屋內有西式的火爐及煙囪,項目亦包括建於1907年的員工宿舍和1936年的第二號員工宿舍。當局將抽水站前一幅空地亦撥入活化,使用者可加建建築物,但不能阻擋抽水站景觀。
景賢里草地供申建矮建築
另深井附近的三級歷史建築「白屋」亦供活化,古蹟辦稱,白樓主樓建於1930年,屬著名商人津敦治私人住宅,其後被政府收購,曾作已故財政司夏鼎基住處。當局初步建議申請者可完整保留現有建築,亦可拆卸副樓等設施,但新建築物不能高過主樓,改建工程費用由政府出資。
至於法定古蹟景賢里亦重納計劃,今次當局加入大宅後花園草地供申請者興建低矮建築,但不能影響由司徒拔道望向大宅的景觀。曾經納入計劃的馬灣芳園書室則於1920至30年建成,是馬灣尚存的戰前小學,今次活化要求與上一期大致不變,當局希望更多申請者可以「民間智慧」想出更好的活化方案。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