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今個星期也終於病倒了,歸根究柢只怪自己太夜休息,沒有好好照顧自己身體所致。畢竟人到中年,身體病痛的風險會越來越高,若不好好愛惜自己,隨時惹來橫禍。上星期,一位台灣藝人在拍攝一個充滿極限挑戰及多個高難度關卡的節目後,身體突然不支倒地,經搶救後最終不治。這個消息當然令人惋惜,但我們又不難於新聞報道中偶有聽聞,一些表徵健康的成年人往往於高強度或長時間的耐力運動過程中,誘發心臟及血管的隱性問題,從而出現休克或心臟停頓的嚴重情況。究竟在運動的層面能否減少此類危疾發生的機會呢?
一般來說,大家多會認定多做有氧運動是唯一去強化心肺功能的項目,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讀者又有沒有想過進行負重運動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呢?負重訓練給大家的印象多是硬橋硬馬,渾身是勁,或概念上只用於練大隻及修線條,甚少會把當中的訓練關聯至慢性疾病。有運動科學期刊(M.S.S.E)的研究曾指出,13,000位受試者接受每星期3次,每次不多於一小時的負重訓練,發現他們患上心臟病、中風及相關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起未受負重訓練的朋友低出四成至七成。除了護心外,相關的研究也指出,中等強度的負重訓練能減少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達32%。學者主要認為提升肌肉量有助燃燒更多身體熱量,從而能減少因肥胖而引致的代謝綜合症問題。除以上的研究報告外,美國心臟協會及美國糖尿病協會同樣地提出有關的指引,強調負重訓練在減低患上心臟病及二型糖尿病上擔當着很重要的角色。
希望以上的訊息能給予大家一個重新的思維及概念,尤其對病患者及教練更為重要,我們要適當地加插不同的負重訓練於運動計劃當中,身體便能得着想像以外的幫助。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隔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