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國會研制裁港人權公敵

澳國會研制裁港人權公敵

【各國接力】
【本報訊】美國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針對在港作出嚴重違反人權行為人士實施制裁,外界預料可起牽頭作用,繼荷蘭議會通過議案,要求當地政府明年1月底前實施荷蘭版本的《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澳洲議會亦就相關法案展開立法諮詢,研究制裁作出嚴重違反人權行為的人士。近日訪問澳洲的民陣副召集人黎恩灝認為,澳洲受中方嚴重滲透情況下展開立法工作,目的是向全球威權政府、特別是中方宣示,人權不能因商業利益而作出妥協。
記者:梁穎妍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民陣副召集人黎恩灝日前訪問澳洲,會見多名國會議員,反映香港反修例運動最新情況,討論涉及針對違反人權問題,實施制裁的《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於當地的立法情況。澳洲議會旋即於昨日公佈,外交硂國防及貿易委員會就是否對嚴重違反人權的個人實施制裁措施展開諮詢,諮詢期至明年1月31日,國際意見書截止日期則為明年2月28日。

澳洲議會人權小組委員會主席Kevin Andrews表示,諮詢是澳洲決定打擊國內外侵犯人權行為的好機會,認為針對在澳洲擁有資產並在國外嚴重侵犯人權的個人實施制裁,是打擊有關行為的重要工具。Andrews亦透露,諮詢將集中檢視澳洲現行針對全球侵犯人權行為的制裁性法律,並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做法比較,包括美國的《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案》。

外相要求啟動諮詢

曾到澳洲游說當地落實制裁機制的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崑陽透露,有關諮詢是由澳洲外相Marise Payne下令外交硂國防及貿易委員會進行,他10月訪澳時,當地行政機關沒有太大興趣推動制裁措施,「反而議員好有興趣」,包括外交、國防及貿易立法委員會主席Eric Abetz、情報及安全委員會主席Andrew Hastie,「我諗畀咗好大壓力佢(行政機關)」,特別是美國通過《人權法案》後,聽聞美方有份「出聲」,希望澳洲也推出有關制裁措施。

黎恩灝指出,澳洲去年已提出有關人權問責法案,相信荷蘭近日通過要求落實人權問責法,英國也表明會考慮立法,澳洲亦希望在最新國際情況下再作諮詢,又指澳洲國會留意到中國在當地商界及學術界滲透,但仍然進行有關立法工作,是向中國及全球威權政府宣示,不會因商業利益而在維護人權上作妥協,「商業機構都要講企業社會責任,有啲基本原則要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