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商戶水電「不如少放TG」

減商戶水電「不如少放TG」

【民怨沸騰】
【本報訊】政府公佈第四輪紓困措施,聲言為協助企業和青年就業,推出九項主要針對中小企的支援,包括減免水費排污費及補貼電費等,涉資約40億元。納稅人亦可申請分期繳稅,而不涉附加費。惟不少中產人士表示,分期繳稅只是「有好過冇」,而小商戶對於補貼水電費等措施,亦稱僅小恩小惠。有經濟學者指,政府支援力度不足,藥石亂投推出一連串離地措施,對經濟救亡作用不大。
記者:潘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與多名局長,昨日公佈新一輪紓困措施,包括為期四個月減免非住宅用戶每個月75%水費及排污費,水費上限2萬元、排污費上限1.25萬元;同時提供75%電費補貼,每戶上限5,000元,並進一步為非住宅物業差餉寬免,最後一季提高至5,000元。

政府公佈多項紓困措施,學者質疑未能刺激消費。朱永倫攝

中產倡減稅派錢谷消費

另外,政府容許納稅人就2018/19年度利得稅、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申請分期交稅,又為回收企業提供一次性租金津貼、優化「展翅青年計劃」等。該九項新措施,合計總值40億元,惟部份需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後,才可推出。陳茂波表示,受社會事件影響,預計來年財政預算案出現赤字,但強調政府有足夠的財政儲備支撐。他稱在經濟下行時,政府更應加大公共開支,協助有需要行業過渡。

惟面對政府豪花40億元,推出所謂紓困措施,身為受惠者的中產人士、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則表現得不太領情。徐無奈說:「分期繳稅最終都係要咁多稅,對一般中產家庭,基本上都冇乜分別。」他反指,政府提供稅務寬免或全港派錢,刺激消費,效果可能更佳。

同為措施下的受益人、深水埗康瑞甜品老闆娘胡太表示,由於現時港鐵任意關閉,加上警民衝突嚴重,才是嚇怕市民、影響市道,令其生意大跌四成的主因,「你都知糖水舖生意主要集中喺夜晚,其實真係唔使推啲乜嘢措施,只要警方放少兩粒TG,唔好搞咁多嘢,就已經幫到晒我哋」。

另外,銅鑼灣M2 Cafe老闆袁仲恒稱,一般商戶水電雜費只佔舖頭開支約一成,故相關針對商戶的紓困措施只是「有好過冇」,「𠵱家香港人喺咁嘅情況下,根本冇心情消費,倒不如認真聆聽社會五大訴求仲好啦」。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冼日明狠批,政府相關措施離地,難以協助中小企度過經濟困境,「以分期繳稅嚟講,所謂利得稅都要商戶有賺錢先有得交,咁如果佢哋賺得到,又使乜分期?」同時,他又指政府倒果為因,只着重減免水電費等小恩小惠,無法解決經濟困境,「重點係食肆冇人幫襯,先難以維生嘛,政府係咪應該諗點樣刺激消費先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