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之城】
【本報訊】全港多區催淚彈放題,引起公共衞生恐慌,有立法會議員質詢政府應對催淚煙殘餘物方法,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稱,催淚煙殘留物不會長期懸浮空中,擴散範圍有限,反指個別日子有人縱火,導致附近懸浮粒子濃度超出正常水平兩倍。有研究催淚煙的化驗師批評陳肇始未曾化驗催淚煙殘留物,質疑縱火污染空氣更有混淆視聽之嫌,「一日唔去做化驗,官員講咩都係吹水」。
記者:譚靜雯 曾偉龍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胡志偉以書面質詢催淚彈殘留物對健康的影響,並要求環保署派員到中大校園及彌敦道等警方曾集密式施放大量催淚彈的地點,採集環境樣本,化驗社區會否殘留有毒物質。
陳肇始死撐擴散有限
陳肇始書面回應稱,催淚煙主要為粒狀物質,由於較空氣重,施放後會向下沉降,強調其殘留物沉降後,一般會附在地面或物件表面,不會長期懸浮於空氣中,擴散範圍有限,並引述環保署分析6月起曾施放催淚煙地區附近空氣監測站的粒子數據,沒有發現粒子水平有異常情況,顯示催淚煙未使到整個地區的懸浮粒子濃度明顯增加,反指個別日子因有縱火情況,附近監測站錄得懸浮粒子濃度有數小時超出當天正常水平兩倍,顯示縱火活動影響附近地區的空氣質素。
她強調食環署已向屬下員工和潔淨服務承辦商發出工作指引,而房署在參考衞生防護中心資訊後,向潔淨服務承辦商發出指引,包括清理化學物品殘留物需注意的事項。
理大圍捕期間,警方狂轟多枚催淚彈,周邊多間學校、科學館及歷史博物館也受波及。陳肇始稱,兩所博物館上月17日至26日休館,相關部門預先關閉博物館的冷氣機鮮風閘,減少館內空氣質素受影響,並在休館期間清潔場地、安排清洗或更換冷氣系統隔濾網。
她又稱,清潔催淚煙殘留物時,應盡量使用一次性清潔物品,並戴上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使用肥皂水浸濕的布抹清潔受污染的表面,避免使用熱水、高壓水槍、掃把及電風扇清理。
化驗師質疑混淆視聽
有份研究催淚彈社區影響的「香港教育電視」化驗師KH(化名)表示,催淚彈的殘餘成份會殘留在建築物表面,網上資料已顯示催淚煙殘留物有機會影響人體健康,對嬰兒、小童及皮膚敏感人士尤為嚴重。
他又指,公眾最關注催淚煙殘留物對健康的影響,但陳肇始卻指催淚煙不會明顯增加空氣懸浮粒子,有混淆視聽之嫌,問題在於政府未曾化驗殘留物成份,便教導市民清潔,「你點知到洗手係有效消毒手上細菌?」他認為政府化驗所應主動化驗催淚煙成份和受影響地區泥土,才可真正釋除公眾疑慮,「一日唔去做化驗,所有官員講咩都係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