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公佈「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18研究結果,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數學能力均排名均由第二下跌至第四,科學能力維持排第九,但得分由523分下跌至517分。
學者:科學受忽視促教改
PISA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CED)策劃,每三年進行一次,有79個國家或經濟體系參加,評估15歲學生以母語閱讀、數學及科學的能力。評估於去年4至5月進行,全港有150多所中學共約6,000位學生參與。
香港PISA 2018項目主理人、中大卓敏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形容,港生在閱讀和數學能力維持水平,惟被澳門等地區追過。侯認為,科學能力下降是嚴重問題,自教改後高中選修理科科目比例大跌,「香港係完全配合唔到STEM」。
侯傑泰認為,大學收生不夠重視科學,高中通識科的科學元素亦不夠,認為應討論再一次教改,檢討課程和大學收生。他形容學校課程專責小組提出的只是「小改」,內容「完全不着邊際」。
教育局回應稱,香港學生整體表現優秀,保持佳績。發言人稱,香港學生三方面能力均遠高於國際水平,有賴學校和老師努力,以及各持份者致力提供優質教育。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毋須太着意世界排名輕微變化,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學生生活滿意度偏低,由6.5分下跌至6.27分,顯著低於OCED平均的7.04分,認為教育政策應該更關注學童的身心健康。
■記者鄧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