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活化計劃 景賢里三度上榜

古蹟活化計劃 景賢里三度上榜

【本報訊】兩度活化失敗的灣仔景賢里,三度納入活化計劃。發展局昨公佈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曾拍攝《京華春夢》的景賢里、近百年歷史的芳園書室列計劃名單,法定古蹟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和三級歷史建築白樓也納入是次計劃。有意參與計劃的非牟利機構可於明年4月3日或之前提交申請,預計2021上半年公佈結果。

芳園書室同列名單

發展局昨公佈第六期活化計劃詳情,共四幢歷史建築物可供申請,包括一度面臨清拆,須政府首次透過非原址換地方式拯救的景賢里,該項目曾被納入第三、四期活化計劃,但未能成功。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說,今次再調整景賢里的申請要求,除泳池上蓋可建建築物,更開放草地,「如果想用,都有佢嘅可能性」,政府曾擬把景賢里用作部門辦公室,惟考慮交通流量和保育情況後作罷,強調市民希望景賢里可開放參觀,故決定再將景賢里納入計劃,盼有「民間智慧」活化。

景賢里兩次活化均告吹,有份參與審批的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解釋,過去兩次申請「差唔多批出去」,但因景賢里屬珍貴建築,地點不易營運,委員會對其技術細節要求較高,又稱過往申請團體聚焦泳池,與大宅不匹配,「你話委員會過份謹慎都得」。

再上榜的三級歷史建築芳園書室,過往曾成功活化,但有關機構2017年停運。黃指,書室地方不大,料營運費用不高。他說,要對民間智慧有信心,活化工作「貴精不貴多」,現階段看不到計劃申請數字減少。他續指,第一至六期計劃中,政府共承擔24億元活化工程費用,有需要會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相信財委會會謹慎處理。

文物保育專員任浩晨表示,過去五期的19個活化項目中,12個已開始營運,營運狀況大致良好。同期可供申請活化的還有法定古蹟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及三級歷史建築白樓。非牟利機構昨日開始至明年4月3日可提出申請,預計2021上半年公佈結果。
■記者李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