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行前 老蔣遺志蕩然無存

利益行前 老蔣遺志蕩然無存

隨着國民黨與中共越走越近,引起台灣民眾關注。回顧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反共立場鮮明,老蔣時代是「漢賊不兩立,匪我不並存」;小蔣時代則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蔣經國當年曾向《紐約時報》指出「與中國共產黨接觸(談判),就是自殺行為」,現在看來可謂恍如隔世。

三不原則變通匪

旅美歷史學家辛灝年稱「蔣介石是自由世界最堅定的反共領袖之一」。蔣1923受孫中山之命到蘇俄考察後在日記寫道「(共產黨)毀滅本國倫理與歷史」、「手段最毒,情義與道德掃地無餘」;1930年起先後五度圍剿中共,以西安事變告終。

戒嚴時期的台灣,國民黨政府利用「台灣反共保民委員會組織辦法」等法規逮捕、軍法審判、關押或處決共產黨人或異見人士,俗稱「白色恐怖」。美國資深中國問題專家陶涵在著作指出,38年戒嚴,被處死的總數在4,500人左右。

蔣經國承繼了蔣介石反共遺志,1978年面對中共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口號,明確回應:「中華民國不論在任何情況下絕對不與中共政權交涉」,這也是蔣經國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內涵。據多年與中共接觸的經驗,蔣曾向《紐約時報》稱「與中國共產黨接觸(談判),就是自殺行為。」即使1988年在遺囑中也寫道「務望我政府與民眾堅守反共復國決策」。

今年1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國民黨卻未發聲捍衞中華民國的地位,也未主張蔣介石的反共立場。南台科技大學教授羅承宗諷刺,「若以老蔣當年反共標準來看,等於是整個黨都在通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