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民進黨,小陽春乍現。惟經歷總統初選大亂象後,形勢直插谷底;上月中的一份大捧統派不分區立委名單,更引起黨內外譁然,空前分歧溢言於表,也將如紗透薄的遮羞布挪開,赤裸地將親共牌暴露於世。自知今屆選舉大勢已去的黨內大老正覬覦黨主席之位,與中共的政經連結成為能否在黨內鬥爭存活下來的關鍵因素。惟中共的背書有如鴉片,染上癮子,無可割捨。國民黨恐已走入亡黨的序章。
兩岸關係80年代末期解凍以來,國共兩黨逐漸形成了「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共識。在統一戰線下,國民黨內雖不乏國軍退役上將郝伯村等反共人物,但中共深明坐擁未來一代的綠營第一大黨─民進黨─才是主要敵人。2014年,太陽花學運因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反服貿)而爆發,反映台灣年輕一代擔憂台灣經濟與政治上受到中共操縱,同時也是不滿國民黨政策親共的表現。
接受施惠 開啟迎共大門
所謂「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中共不時向國民黨執政下的台灣政府施惠讓利,國民黨也樂於接受種種「友台措施」,開啟了中共長驅直入台灣的一扇大門。去年大陸對台貿易逆差為1,290億美元(約1.01萬億港元)。大陸今年8月取消大陸台灣自由行政策,翌月的大陸遊客按年大減近50%,只剩11萬多人次,創下2011年7月至今的新低,估計減少約51億元新台幣(約13億港元)觀光收入,重創台灣旅遊業,中共目的也在於告誡台灣人票投民進黨的代價。
「以前中共很愚蠢,搞毛澤東思想,到處捐助,在第三世界搞革命,搞得自己民窮財盡,也不在乎在國際上形象不好;它現在改變型態,藍本就抄英國東印度公司。」台灣時事評論員楊實秋形容,打敗清政府的不是英國政府,而擁有軍隊、透過締約販賣鴉片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這公司可以實施賄賂,做盡國家不便執行的行為,「在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把中共變成中國共產黨股份有限公司」,「誘之以利」是一帶一路在東南亞等國家成功推行的原因。顯然,國民黨是中共的當然利誘對象。在「中國共產黨股份有限公司」的誠意下,國民黨在經濟上與大陸越發緊密,要員多年來屢屢被揭露在大陸有多項生意。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的家族最為人熟悉,如連勝文在香港創立Evenstar避險基金公司,投資中國金衛醫療,並協助金衛到台灣發行證券;連家的中盛國際開發在大陸;連戰的左右手徐立德也被質疑為連戰在大陸投資版圖的白手套。
被冷待落面 以統派作補底
楊實秋指出,大家都爭做「中國共產黨有限公司的台灣獨家代理」,國民黨因而由最反對變成最親共,從而拿好處。以前的獨家代理連戰家族,在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垮了之後就失去政治影響力,所以吳敦義才會開出那份不分區立委名單,「對他來講他跟大老闆有交代,將來也會有好處」,估計今屆立委選情將比上屆更慘烈。
經過多年與中共的「交流」,國民黨儼然受制於中共,在重大決策上,「中國因素」成為一個不能宣諸於口,卻又起着關鍵作用的一環。正如上月中旬的初版不分區立委名單,在主席吳敦義的意志下,挑出了三名統派大員,包括一度排名第一的前警察大學教授葉毓蘭;排名第四的吳斯懷退役中將,2016年曾到大陸出席活動,聽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訓話;排名第八的是多次主張武統的前立委邱毅。經黨內外炮轟後,邱毅主動退出,但葉及吳仍位列第二及第四,鐵定當上立委,名單背後的考慮難免令人疑懷。事實上,吳敦義原本的親共傾向並不強烈。國民黨自2016年爆出洪秀柱「一中同表」與吳敦義「一中各表」的路線之爭;而在「習洪會」時,洪秀柱片面將九二共識定義為「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意涵之異」,給中共一個大禮,令兩岸論述難以回到馬英九執政時宣稱的「各自表述」基礎。習近平五點講話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更直接否定藍營的九二共識派。吳敦義反倒是違背北京政治原則與對台政策的調整,堅持「一中各表」。
結果,吳敦義當上主席後,遭到中共的冷待。「他是少數沒跟習近平握過手的人,賀電政治學在主席當選後,(主席當選政治賀電)規格是改革開放以來最低的。」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張宇韶指出,對講究形式主義的國共兩黨而言則是顏面無光的大事。對比起其他黨內大老,吳敦義若欠缺與中國的政經連結,勢必在未來黨內劇烈的政爭中宣告出局,恐怕也是吳不顧社會觀感,硬要統派人物置於名單前列的初衷,「現在(推出紅色的不分區立委名單)至少補個課。」 對於社會輿論怒批名單「又紅又保守」,國民黨內部的質疑聲浪則是權力分配失衡,或吳敦義弄權的問題,連韓國瑜副手張善政上月中旬甚至公開提到「票不想投民進黨,就投民眾黨」,形勢分裂之局面昭然若揭。張宇韶分析,國民黨內部目前是各懷鬼胎,「在韓國瑜敗選以後,至少有五路人馬要角逐黨主席,包括吳敦義、洪秀柱、朱立倫、連勝文、韓國瑜……還沒有大選已經盤算以後的局面,國民黨敗象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