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淘寶禁運來港名單疑再擴張。有港人11月中經淘寶網站訂購廚具,包括含有玻璃樽的調味料架,其後被賣家告之「瓶子是禁運品;海關那裏過不去」。記者嘗試經淘寶訂購保存醬料的玻璃樽,數日後物流情況顯示「包裹因禁運品被集運倉拒簽」,同樣拒運來港只可申請退款。而淘寶自動回覆的客戶服務短訊中,更幾乎將所有物品列為禁運品,包括書及食品亦列於名單上。
11月中有玻璃回收承辦商指,環保署通知會收起各區玻璃樽回收桶,有傳是防止示威者用玻璃樽製造燃燒彈。法政匯思秘書游月華7月中曾於淘寶網訂購玻璃杯,當時等待約20日後收到貨品。她11月中訂購玻璃調味料樽,未料已被列作禁運品,11月尾收到賣家回覆指海關「過不去」,禁運來港。
涉示威活動貨物被封鎖
記者上周五訂購不同的玻璃樽,包括調味料樽、空酒樽及有蓋玻璃樽,當中有蓋玻璃樽已被列明因是禁運品而被集運倉拒簽收,要聯絡賣家退款。而淘寶自動回覆的客戶服務短訊中,更將大量物品列為禁運來港物品,包括書本、食品及家具等,未知是否屬淘寶公司或當局的最新決定。
自7月開始,淘寶網及內地當局已陸續增加對港禁運物品清單,包括與示威活動可能有關的雨傘、旗幟、無人機、手套、黑色T恤、鋼管、螢光棒、棍棒等,部份涉事貨物的關鍵詞在香港地區使用淘寶網亦搜尋不到。即使找到禁運貨物再訂購付款,亦不等於會獲中國海關放行,很可能會被集運公司拒簽收或遭當局扣查。
■記者黃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