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近十年,港足再次晉身東亞足球錦標賽決賽周,赴韓挑戰日本、南韓及中國三支東亞勁旅。今次是香港第三度出戰東錦賽決賽周,當中有4位港將出戰2屆賽事,包括現任南華主教練潘耀焯,而葉鴻輝將會成為下一位「兩朝元老」。
記者:禤家民 攝影:王子俊、黃耀興
東錦賽對葉鴻輝來說是特別的,它是葉鴻輝港足的開始,是他取得首頂「喼帽」的賽事。九年後,葉鴻輝成必然主力,77次代表香港上陣亦是紀錄保持者。
10年前那冬天,葉鴻輝在大球場助香港勇奪東亞運金牌,球迷開始稱他「英雄輝」,儘管他不太喜歡。兩個月後,港足赴日本出戰東錦賽,當季東方自降,阿輝改投天水圍飛馬,晉身以南華球員為班底的港足,另外兩位門將均來自南華,包括大勇的何國泉和張春暉。首戰對南韓,阿輝未獲金判坤派遣上陣,第二場對主場的日本,機會降臨到年僅19歲的阿輝身上。
地標戰遭日本三度破門
「田中鬥莉王、中澤佑二、中村憲剛、遠藤保仁、大久保嘉人,好多一線。」差不多10年前的那場球賽,阿輝仍能一口氣講出多位對手的名字,他說:「上次都幾特別,第一次代表香港踢A級賽,第一場就要對日本輸0:3,好難忘,第一次就對咁強嘅對手,嗰時日本唔係派二線,出咗好強陣。」二月的東京寒冷,比賽當日更下大雨,「嗰時得三度,仲落雨,提場都提唔到,凍到塊面僵晒。」憶起當年在國立競技場的自己,阿輝形容是初生之犢不畏虎。
該仗阿輝三度被攻破大門,港足以0:3落敗,但對阿輝而言,這比賽是一生不會忘記的回憶,「有唔少嗰場嘅撲波,都仲會喺腦海記得番。」三日後港足對中國,阿輝續任正選,第二次代表香港就已經對中國隊,只是當年未至於叫做「大戰」吧,最終中國由「追風少年」曲波兩度建功,以2:0勝出,葉鴻輝以上陣2場失5球,完成他的首次東錦賽。
8日3賽嘆體能輸蝕
之後港足三屆賽事都未能晉身決賽周,每次都在次圈不敵北韓,2013年那一屆更有澳洲參與。直至去年,港足終於在台灣舉行的次圈壓過北韓,再入決賽周。然而,港足其實也只是賽和北韓,阿輝認為港足有力守和像北韓和中國這種對手,卻一直欠缺擊敗他們的板斧,「每個球員都狀態好時,我諗邊一隊強隊想入我哋波都好難。但問題係對強隊,攻擊力要好好改善。」他認為本地賽的速度與這些強隊比,相差太遠,「出到國際賽,速度對抗性比起本地聯賽係強好多,後場攞到個波都好快失咗,防守反擊好難靠一個人喺前面就算。有啲球員喺本地賽速度快,但出到去好普通。」
接下來港足要在八日內與日本、南韓及中國交手,阿輝坦言與對手差距大,「無論技術、速度、體能、甚至意識都差好遠,仲要去到國家隊層面,每一個球員可以代表國家隊出賽係一個榮譽,變咗比亞冠比賽更難踢。」8日3賽,體能需求更大,「香港球員出到去,特別係對強隊時,體能係會輸蝕啲。」
十年人事幾番新,阿輝的第一次,教練是金判坤,帶領港足再取東錦賽入場券的是加利韋特,即將領軍再戰東錦賽的,是麥柏倫。阿輝指麥柏倫與其他教練最不同之處,是賽前針對性部署最詳盡。球員與10年那屆相比有更大分別,只餘阿輝仍在陣,「10年前得卓卓一個入籍兵,家陣可能正選都四至五個。自己就希望可以多啲年輕球員上陣,見到鄭兆均、徐宏傑同羅梓駿呢啲都好有潛質,希望可以多啲上陣。」人以外,變的還有事物,「同當年比,代表隊配套專業咗好多,教練團隊,或者訓練設施等等都比以前專業。」由0到77,阿輝也改變了,「自己嘅轉變?我諗係脾氣同心態上,以前喺球場好火,好易乜都表露出嚟,家陣識收放。」
再戰東錦賽無壓力
再戰東錦賽阿輝坦言沒壓力,「始終晉咗級,睇教練想畀年輕球員機會定準備世盃外。」當然,上場就會盡力。不過,遇上宿敵中國,壓力會更大?「唔會單睇某隊去踢,每場都會全力以赴。球迷可能會有運動以外因素去定性一場比賽,但球員就會好專業,做番球場上嘅嘢。」
專注在場上,那麼,想藉這個關注度大的高水平賽事爭取外流嗎?「外流一直係夢想,但隨年紀增長,機會漸減。」葉鴻輝這個90後,不經不覺,來年就會踏入「三字頭」,他續說:「先做好自己,近年表現都唔算好,我成日覺得做好自己機會就會嚟,唔做好,機會嚟到都把握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