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換糖」變最富縣市

「雞毛換糖」變最富縣市

【話你知】
義烏作為內地最富的縣級市,歷史上因耕地稀缺,且多是酸性紅壤土,為改善土壤,義烏農家耕作時發明了「塞秧根」施肥技術,用塘泥、焦泥灰、雞毛、人尿等做成團粒,塞施秧根,以求糧食增收,因此雞毛成稀缺品;有民眾則以蔗糖換雞毛,如小商小販般走街串巷換雞毛;故有「雞毛換糖」典故。

及後,義烏人發現換來的雞毛全用於「塞秧根」可惜,於是把好的雞毛加工成雞毛撣,再次用於交換。最後花樣百出,兼賣各種小商品。最盛時外出「雞毛換糖」者多達萬人。「雞毛換糖」培養了當地人小商品交換意識,央視曾拍攝《雞毛換糖,義商精神》百集系列微電影,細述義烏人創業艱辛。

義烏製全球2/3聖誕用品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義烏人把小商品作為主打,最終成為享譽全球的小商品中心;全球2/3聖誕節用品都來自義烏。
《蘋果》記者

標語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