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蒜皮的事情 - 李純恩

雞毛蒜皮的事情 - 李純恩

福岡市的河邊有一排屋台,也就是日式大排檔,流動的食肆,每天晚上六點鐘左右,一檔檔搭起來,接上水源和電源,大紅燈籠掛出來,檔內擺好桌椅,師傅料理食物,伙計在路邊吆喝招攬食客,本地食客,外國遊人紛紛而來,圍爐而坐,喝酒吃飯,食物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有燒烤有關東煮有拉麵,本來平靜的河畔頓時熱鬧起來。一直要到深夜,屋台才收檔,所有的傢伙全部撤走,不留一點痕跡,河畔那一段走道恢復原樣,一切重歸平靜。

這一排屋台是福岡的一個地標,旅遊指南大力推介,雖然價錢不便宜,但風情十足,依然很吸引人,做得很成功。由此想起前兩年香港政府大力推廣了一陣的流動餐車,起初風風火火,結果虎頭蛇尾。幾架餐車沒有固定地方,做生意搬來搬去,名義上叫流動餐車,實際上像流浪餐車──誰會追着一輛餐車去吃東西呢?──東奔西跑,艱苦維持,生意做不好,就更說不上什麼食物創意和水準,到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這一件事?

福岡河邊屋台區域的路邊,每隔一個屋台的距離就有電箱和水喉,明顯是政府為他們所設。

不知道他們的發牌機制如何,但這些屋台的存在,是肯定得到市政府支持的。但是,香港政府又為自己推廣的流動餐車做過什麼呢?除了打一響「頭炮」之後,沒有持續的支持,更遑論補貼,基本上就是自生自滅,令一個本來可以成為城市熱點的項目,胡裏胡塗就死了。

不要怪我在如今這風起雲湧的時候還在數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要是早把這些大大小小的雞毛蒜皮事情做好,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風起雲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