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影視因北京過度審查兼加重稅,又加上中美貿易戰,令產業步入寒冬,亦導致香港影視業今年有約八成從業員沒工作,不少電影從業員被迫轉行。據日前內地數據平台「天眼查」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884間影視公司倒閉。
政治不正確被飛
去年因補稅與審查等連串事件,電影總票房與投資金額「雪崩式」下降,被形容為「冰川時代」。7月中時,中國主要影視公司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告,華誼兄弟及北京文化等六間知名公司出現虧損。
《蘋果》訪問了北京某大電影公司主管陳總,他指過去內地影視業高速發展,大量資金投入,不斷出高價搶戲,兩年內有幾千間影視公司成立,台前幕後酬金升幅驚人。但中美貿易戰後,經濟轉壞,政府取消優惠政策,交重稅又加重審查,現在是汰弱留強,下半年明顯開戲更小心。陳總坦言不少影視公司計劃裁員:「一般會裁減10至20%人手,明年市場肯定應會持續惡劣下去。」
自從政府提高稅率後,工作人員和演員都不肯減價,結果老闆不開戲,現時不少人已接近大半年沒工開,終於肯減價兩至三成,稅務就每人負擔一半。至於官方是否下令盡量不用港台藝人?陳總表示:「沒有正式說過,我公司有部片年底開拍,原本請了台灣攝影師幫忙,後來電影局有熟人通知,指這位攝影師政治不正確,建議我們不要用,公司只好換人,現時大家怕起用的港台藝人或員工突然被官方封殺,連累戲不能上,損失太大,所以可以用國內的就不考慮用港台。」
三間主流網聯手
此外,內地藝人范冰冰上年被爆出簽訂陰陽合同,揭露一線藝人收天價片酬同時又逃稅,曾傳黃曉明、吳京及鄧超等被稅局約談,亦有人要補巨額稅金。有傳愛奇藝、騰訊及優酷三間內地主流網上平台聯手出招封殺藝人,並有選角團隊確認收到通知將有新一份「藝人封殺名單」,有內地傳媒向部份藝人工作室求證,獲回覆:「有聽說過自家藝人被封殺的事情。」不過此份倡議書只屬三間巨頭聲明,並非中國官方措施。
採訪:鍾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