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之旅】大阪有個貧民窟 深入暴動之鄉西成區

【暗黑之旅】大阪有個貧民窟 深入暴動之鄉西成區

【暗黑之旅】
大阪市中心有一個被嚴重污名化的地區,當中三分一人口靠政府補助為生,是個不折不扣的貧民區。龍蛇混雜、髒亂及無秩序,更被認為是大阪治安最差的地區。然而,這個日本又窮又潦倒的一隅––西成區釜ヶ崎,卻成為了海外旅客的探險地。

「釜ヶ崎」位於大阪西成區北邊地帶,只離天王寺、通天閣等著名景點約十至十五分鐘步程,即我們從關西機場到市區必經的新今宮JR站附近。六十年代開始成為全日本建築工人的集散地,亦是色情交易、賭博及黑市交易的溫床。雖然政府在一九六六年將其易名為「愛鄰地區」,但日本人對此區域仍敬而遠之。

帶着我們導覽的,是在西成區勞動福祉中心服務了三十年、身兼漫畫家的Arimura。他創作記載勞動者故事的四格漫畫,已連載超過五百期。已退休的他現出任地區非牟利機構要職,幫助重建釜ヶ崎。

暴動時經常被佔領的十字路口,是交通要塞。

警執法不公引致24次暴動

走到西成區標誌性的十字路口,很難想像這裏曾在一九六一年至二○○八年間發生過二十四次暴動。聽到導覽員Arimura說,暴動大多因警察執法不公而衍生,心頭不禁感到一陣共鳴。第一次暴動,源於一單的士撞傷工人的交通意外。事發後,警察對重傷者置之不理,傷者更因延誤救援而身亡,最後其屍體更被原地閒置。工人眼見警察視其性命如無物、選擇性執法,加上長久以來累積了對警察的不滿,觸發連續五天向派出所投石縱火,結果警察派出機動隊鎮壓收場。

其後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三年發生的二十次暴動,起因大多是「日雇勞動者」(散工)醉酒鬧事、金錢交易糾紛等。直至七十年代日本經濟起飛,大阪的各項大型公共建設工程為居民提供了大量工作機會。縱使求職中介被黑道滲透,工人每日都要交保護費,但大家本着有錢齊齊搵的心態,社會得到短暫的歌舞昇平。

不過,八十年代末日本經濟增長停滯,工人階級的收入大不如前,同時又受到黑幫壓榨。本該保護市民的警察竟被發現收受黑幫賄賂,及後警黑勾結更成為了一九九○年第二十二次暴動的導火線。

最後一次西成暴動要數到二○○八年,事緣食堂店員和散工發生衝突後,店員向西成警察署報案,散工指自己受警察暴力對待,並遭恐嚇不寫道歉書便停止其社會補助,但警察聲稱「並未使用暴力,而且處理恰當」。散工不接受警察的說法並聚集群眾抗議,最終演變成大規模衝突。

直到現在,愛鄰地區每天仍有小貨車停泊在路邊,在車窗上貼招聘廣告,向區內三萬名散工和露宿者招手。我們嘗試拍下車窗上的廣告,誰知車內的判頭很兇的把我們趕走。途中又遇上另一名比較健談的判頭,他提醒我女孩子走到西成區要小心,讓本來平常心的我都變得危機感升級。這群人收入不穩且無固定住所,賺到錢也只可租用稱為「簡易宿所」的廉價旅館,沒有錢的日子便在街頭席地而睡。所以走進愛鄰地區,會聞到人稱「西成的味道」──淡淡的阿摩尼亞氣味中夾雜着煙、酒及垃圾的味道。記者曾到過日本很多地方,望着滿街的路宿者,都不禁問這裏真的是日本嗎?與我們的認知差太遠了。

大部份露宿者平日會聚集在愛鄰勞動福祉中心附近,福祉中心內的設備應有盡有,有食堂、娛樂室、洗澡房等,晚上更會變成不少工人的居所。九十年代最高峯時,中心一年的使用人數達一百八十萬,但近年已銳減至約四十萬人。二○一九年三月,福祉中心因建築安全問題突然關閉,對某些失去「居所」的人來說,當然難以接受。勞工逐漸高齡化導致長期失業,無家可歸的工人日增,變成嚴峻的社會問題。為紓緩現況,政府着手加強提供免費居所及社區配套設施。

三分一人攞綜援窄房月租二千六

Arimura帶我們參觀「無料休息所」,這裏約有五百三十個床位,拿籌後便可以在下午五時半來到這裏,翌日早上八時半收拾離開。雖然滿室碌架床,有點像監倉的樣子,但環境卻十分整潔,尤其是洗手間,令人印象深刻。對日本人來說入浴文化至關重要,提供乾淨的衞浴設施是基本尊重,洗一個好澡,第二天便能更精神地重新出發。

愛鄰地區領取社會保障(即綜援)的高齡人口,由九十年代後期的一千人增加至近年的九千人,佔該區人口三分之一。事實上,他們難以再投入勞動市場,只能靠政府援助過活,但由於受助者必須有固定居所,所以有民間團體把以往日租予工人的簡易宿所,改為月租的「社會保障房」。

大阪市政府將社會保障房月租定為三萬六千日圓(約二千六百港元),佔每月援助十二萬日圓(約八千六百港元)約三分之一。簡易宿所的房間面積,一般都是「三帖」即約六十平方呎,比一張單人床大一點。房間內有基本設施如冷氣機、電視機、雪櫃等。很多人認為這個價錢可以找到其他選擇,不過社會保障房的特色,就是為沒有子女的單身男,提供基本社交聯繫。

如果愛鄰地區要擺脫暗黑宿命,Arimura說未必是靠酒店集團的進駐,或興建中華街吸引遊客。最重要的是下一代,「我希望愛鄰成為一個可持續社區,小朋友長大後會回來的一個社區。」

1961年第一次暴動的觸發點,的士司機撞傷勞動者的位置,就是現時的小巷口(右圖)。

無料休息所提供的免費床位,衞生一流。

釜崎再生論壇事務局長Arimura。

區內有不少儲物櫃,讓勞動者或露宿者儲存貴重物品。

露宿者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圖為露宿者自己創建的圖書館。

很多露宿者睡在愛鄰勞動福祉中心外。

酒店的對面馬路,聚集不少露宿者。

Travel Memo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可免簽證停留90日
機票:香港快運航空來回香港至關西國際機場連稅(不包行李費)約2,334港元起。
滙率:100日圓約兌7.2港元
鳴謝:香港快運航空

記者:鄭汝翹
攝影: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