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盈2015年以「傘兵」身份爆冷在灣仔大坑區當選,今屆區選成功高票連任。四年前成功當選後,她沒有馬上停止宣傳,反而花了兩、三個月時間密集式擺街站,認識和接觸街坊,因為她既非公眾人物,又無政黨背景,難免有街坊提出「點解要信你」的疑問,慢慢取得大部份街坊信任。作為較中產選區區議員,楊雪盈以街坊、社區攜手推動地區工作,在蛇齋餅糭以外,行出另一條路。
組織社區活動 贏街坊信任
區議員最重要大膽,不怕別人說「唔得」。四年來,楊雪盈最想實現工作之一,原來是在區內安裝ATM(自動櫃員機),事關16年來,區內一直沒有自動櫃員機。不少前人告訴她,這很難做到,但她的團隊仍堅持尋找背後問題所在,又聯絡銀行,查詢在區內安裝自動櫃員機事宜。一開始,銀行派員和她實地考察,發現大坑主要的橫街、直街空間不足,無法安裝櫃員機。最後的結果,是她無法在任何內街找到安裝櫃員機空間,令她沮喪得在辦事處大哭。不過,失望過後,沒有放棄,終於在去年11月成功安裝區內第一部櫃員機,「係不斷咁問,例如有新樓落成,就觀察有乜位置有機會。就算佢話有啲考慮因素係唔得,咁我哋就去協調解決。我唔會俾佢一句話唔得,就令我死心」。
楊雪盈四年間組織過大大小小社區活動,嘗試脫離傳統建制派「小恩小惠」工作路線。2018年初「不是垃圾站」鼓勵回收;和區內60間食肆合作舉辦「無飲管日」推廣減廢;「夏祭」、「秋祭」在區內擺攤位,推廣環保、動物權益和保育等。這些社區活動的花費,竟然是接近零。負責寫揮春活動的,是她的朋友義助;「秋祭」擺攤的文化展品,包括擺地攤的布,都由街坊借出。她坦言,每月三萬多的營運開支,光是辦事處租金已花費一半,另一半則用以聘請一至兩名助理,有時連印刷品的影印費,也要她自己補貼。
不過,最令她感到不快的,是灣仔區議會內的制度暴力。過去四年她是灣仔區議會內少數,提出的動議輕易被建制派否決,例如提出徹查警暴,「佢哋嘅議政質素好低,連中英文都錯漏百出」。
楊雪盈提醒候任區議員,希望他們無悔這四年時間,「對得住自己個議席」。對於建制派蛇齋餅糭做法,她認同這做法的確存在已久,難以完全避免,但並非所有社區都需要民建聯式小恩小惠,「應該記住每件事都要反映理念所在,四年時間話長唔長,話短唔短,可以去創造自己嗰條路出嚟,而係行得通嘅」。
未來四年,民主派可控制區議會,她期望議政質素可以提高,好好運用區議會每年三千萬的撥款,例如接納不同非政府組織的計劃提案,在環保、長者等議題上撥款幫助。至於對未來區議會的願景,她希望藉此契機,改革區議會陳舊不當的做法、建立社區官方連儂牆、甚至在區內舉辦「城市論壇」,要求政府派員聆聽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