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大數據發展迅速,人臉已成重要的個人訊息,既可用於「刷臉支付」,也可用作安全防範,甚至貸款。內媒近日報道,指人臉成為不法之徒的犯罪工具,有應用程式竟公開售賣「人臉」照片,數據集包含5,000多張人臉照片,只賣10元人民幣(下同,約11港元)。
或被用於貸款
內地記者在互聯網輸入「人臉資料集」關鍵字,迅速彈出名為「人臉相關演算法訓練資料集」,標價僅10元。打開看到資料夾包含5,000多張人臉照片,很多都是同一個人,但有着不同表情。記者通過聊天功能向賣家詢問是否經照片所有者授權時,賣家坦言:「經過授權的肯定不是這個價了。」此外,百度一個名為「快眼」的貼吧,也有兜售人臉資料,賣家聲稱,「不帶身份證的大頭照五毛錢一張,高清,還有一種是姓名、身份證照片、銀行卡和手機號都有的,號稱四要素,4元(約4.5港元)一份」。這些資料據稱可能被用於申請信用貸款,甚至註冊公司。
此外,內媒也發現多款應用程式有收集人臉資訊的情況。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向《蘋果》指:「其實一般網上有很多程式,話睇運程、面相或掌紋,於是用家畀佢影低容貌或手掌」與此同時,個人的生物特徵,就有可能被盜取,方保僑建議盡量避免下載這些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