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西區鄺葆賢今屆成功連任,由新丁變成連任區議員,她直言地區服務十分重要,「我就做齊人哋有嘅嘢」,蛇齋餅糭不能少之外,還要對街坊有心,「接觸耐咗,佢哋會有感覺」,也不能只講民主理念,忽略關心街坊日常需要,「選咗之後,係一個責任,一個好重既責任,你去fulfill咗先,再去做自己想做嘅嘢」。
鄺葆賢議辦是「飛地」,因為黃埔區內租金太貴,她為新丁提供找議辦的貼士:先找當區街坊式小型地產公司經紀,因為對方比較熟悉人流分佈;不要找商場舖,因大部份商場晚上拉閘,欠缺彈性。新任議員開設辦事處津貼今年增至12萬元,每月另有實報實銷津貼營運開支,鄺提醒津貼物資要有清單,因為民政處每年都會派人檢查。
處理完議辦開設工作,就要考慮想推展甚麼服務。鄺葆賢答得爽快,「我就做齊人哋有嘅嘢,影學生相、食蛇、旅行、派糭、派餅」。「人哋」指建制派?「係,要觀察上一手做咗啲乜,因為我始終係半途出家,人哋可能做社區主任」,她是年輕素人,但對蛇齋餅糭沒有包袱,「只係一種手段,去認識啲街坊。有啲老人家,真係覺得用旅遊巴車佢去玩,會方便啲」,「以往建制派用蛇齋餅糭箍老人家票,其餘乜都唔理,咁就唔得囉,最重要係點傳遞訊息」。
「最重要係人與人之間接觸」
鄺葆賢的旅行團,不會出現六七架大巴,旅行地點只有香港歷史。她說每次都會跟車,與街坊面對面交談,講香港社會事;鄺葆賢的派糭,不是來自連鎖店,而是街坊參與一齊包,數量有限,不像建制派海量供應。
九龍城是建制深紅區,建制衞星組織甚多,派了多年蛇齋餅糭。鄺葆賢記得,議辦當初運作時,不少街坊一上門便拿着身份證,或在WhatsApp發出身份證,「失晒控,佢哋對個人資料保障完全冇概念」,「要嚇佢哋你咁樣俾人拎你啲資料去借錢,佢哋先知驚」,促成她後來開手機班,教長者保護個人資訊。
「區議會最重要係人與人之間嘅接觸,要傳遞一啲資訊,首先要佢信任你」,回想最初當選時,處處碰壁,有屋苑覺得她量血壓「太政治化」拒絕,亦有人覺得年輕人專門搞事、不認真,但只要建立關係,「接觸耐咗,佢哋會有感覺」,例如之前有藍絲老屈她跳閘,街坊會替鄺葆賢平反。
鄺葆賢坦言四年時間過得很快,頭一年讓街坊知道她議辦位置,懂得找上門,已是成就解鎖,「大部份時間,未必係選時最想做嘅嘢。選咗之後,係一個責任,一個好重嘅責任,你去fulfill咗先,再去做自己想做嘅嘢」。「如果選咗出嚟淨係宣傳理念,人哋會唔會聽入耳呢?我屋企漏水漏到鋼筋都出埋嚟,你都冇辦法幫我解決。你唔做,總有人會做」。她和徐子見一樣,花四年時間深耕,希望證明素人可以成功,亦怕做得不好,終有一日會被市民踢走,一句「換咗人都唔好嘅!」不會再有人信後生仔可以認真做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