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專訪】近半年香港經歷有史以來的重大社運,受到政府打壓及白色恐怖,狀況與50年代台灣戒嚴時期相似。將於今周四在港上映、台灣導演徐漢強執導的驚慄電影《返校》,焦點是故事內容描述1962年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政府實施戒嚴同時,對人民以思想、言論高壓管制,以防止共產主義滲透。戲中標題以「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來喚醒人們對自由的追求。《返校》導演徐漢強日前接受《蘋果》訪問時就指「本來電影與政治就是密不可分。」
香港上映日期:12月5日
香港人此時此刻看到《返校》,或多或少會有共鳴,對於香港人對未來的擔憂,導演徐漢強表示有留意香港這數月的抗爭運動,他說:「我覺得不論對香港、台灣來說,香港人都有對這樣子的恐懼,這樣的電影出現,都希望大家要記住我們原本擁有的一些東西,是怎樣來的,不要去忘記它。」故事宗旨是追求自由,徐漢強說:「透過故事讓觀眾知道,我們擁有一切的自由,其實是來得不易,希望大家都記得這事情。」徐漢強指《返校》不太屬於鬼怪的恐怖,遊戲雖然用恐怖來包裝,但談的是一個時代上人所造成的恐怖,他說:「我小時候也經歷過,印象中看到很多政府的標語,學校唱國歌升旗,很多現在都不用做,故事發生在更早的時期,在1960年的事情,還是做很多功課。親朋好友等長輩都有問過很多,談起這些事情時,他們心裏都感到當年時代的空虛。」
打機發燒友
喜歡看恐怖片的徐漢強,自言比較奇怪,很易被鬼片嚇到,他向來熟悉將電玩遊戲轉化成電影,屬於打機發燒友的他說:「《返校》遊戲版推出,我第一天就下載買下來,我本來就期待它是個恐怖遊戲,沒想過整個遊戲令人深刻,遊戲跟台灣有關係,意外地被故事震撼到,後來電影公司去談版權,之後就來找我,我對遊戲的認識較深,我一向做的題材跟遊戲都有關係。一開始玩遊戲時,最感動是這個是屬於台灣的故事,拍攝台灣發生過的歷史,做的時候希望盡量將原作的精神呈現出來,這是我們的目標,原作的精神不能被拿去,被改成別的樣子。」戲中歌曲《雨夜花》,也是遊戲中的歌曲,徐漢強說:「50、60年代很紅的歌曲,談及戀愛不同的階段,這首歌更是女主角的心情。歌曲在故事設定後數年被禁,當時做資料搜集才知道是禁歌。」
優秀攝影師
《返校》在台灣上映兩個月以來,票房收得超過2億5千萬新台幣(約6千5百萬港元),徐漢強指上映以來發生了很多事,「因為台灣過往比較少有這類型的恐怖電影,在未開始很難預料票房,不知怎樣接受這片子,沒想到好評都是意料之外。」獲剛舉行的金馬獎12項提名,最終奪得「最佳新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視覺效果」、「最佳美術設計」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五個獎項,徐漢強說:「最開心是很多技術獎項獲提名金馬獎,在台灣電影產業一向不是怎樣穩定,能夠出現《返校》這電影,背後需要的資源技術都很大,技術團隊都專注做好技術部份,每個人都當作是自己的作品去完成,開心很多技術人員被肯定。」對於電影的成功,徐漢強表示攝影指導周宜賢居功至偉,周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攝影師,徐漢強說:「這部電影在影像上靠他拍攝很多,我們很多討論,他也想出很多有趣、令片子加分的點子,技術上很多特效要配合光影,要找出怎樣把遊戲拍成電影,我們的攝影師地位非常重要。」
政治不可分
對於內地杯葛金馬獎,徐漢強說:「當然是遺憾,但是今年看到很多很不一樣的台灣電影,希望台灣電影可以越來越好,有新的樣子,好像我們電影,從以前的路線找到新的路線,很多實際上的事情,我們算也算不來,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甚麼事,能做的就是好好的走下去,好好的說自己說的話。拍電影本來就是描述你看到社會的感覺,所以本來電影與政治就是密不可分。」與很多電影觀眾一樣,徐漢強是80、90年代看港片長大,他說:「一定會看王家衛導演的電影,同時看周星馳長大。」對於往後會拍遊戲改編還是政治故事,他說:「現在沒有特別選擇拍攝甚麼路線的電影,這是我第一部拍的長片,還在檢討,如果有好像《返校》這樣可以打動人的故事,才能夠去做。」
採訪:張明
攝影:仇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