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罪名包裝 混淆國際視聽

刑事罪名包裝 混淆國際視聽

【拆局】旅美學者陳破空(圖)指,中共不承認政治犯這一概念是玩障眼法,目的是為與國際「接軌」,混淆國際視聽。事實上獨裁政權治下政治犯最多。1997年以前的《刑法》,對政治犯冠「反革命罪」;1997修改刑法後,政治犯多被冠以「危害國家安全罪」、「煽動顛覆」等罪名。總部在美國的「中國政治犯關注」(CPPC)統計,內地公開報道的良心犯(即政治犯)至少有611位。但也有學者估計,目前內地繫獄政治犯至少有7,000人。

在囚政治犯至少7,000人

陳破空指,中共治下政治犯的範圍極廣,批評時局者是政治犯,如魏京生、王丹等;追求自由表達的人是政治犯,如異見作家劉曉波、網絡評論家師濤等;維權律師是政治犯,如鄭恩寵、王全璋等;追求民族自治或獨立、捍衞少數民族權益的人是政治犯,如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依里哈木·土赫提等;甚至普通訪民等也是政治犯。年逾七旬的香港晨鐘書局老闆姚文田,因出版共產黨不喜歡的書籍,亦被深圳當局以走私罪判監

陳破空認為,目前依然繄獄的中國政治犯保守估計有7,000多人。對政治犯當局多以刑事罪名判監,包括經濟罪、嫖妓罪、煽顛罪、危害國安罪等;互聯網興起後中共又製造出更多「因言獲罪」的政治犯。資深傳媒人吳志森指,按中共官方說法中國沒有政治犯,過去不少港人因政治原因在內地受審判刑,罪名沒有一項與政治有關,但智力正常者都知道那是謊言;「用經濟罪名包裝處理政治犯,中共早已駕輕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