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區議會選舉前,沒有人會估到接近300萬人投票,投票率超過70%,非建制派人士取得接近390個議席,建制派幾乎全軍覆沒。選舉日和平有秩序,選民願意花上超過一小時排隊投票,大部份當選者是年輕人,這一切都值得港人驕傲。不論勝負,大家都應相信港人是配得上雙普選的。
今年8月31日開始,筆者以「香港存亡之秋,從8.31說起」,在此專欄不停呼籲年輕抗爭者放下暴力,專注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期望非建制派能夠在兩次選舉中取得過半數議席,到時便有望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重啟政改,以及影響2022年特首選舉結果。
非建制派多10億元資源
與此同時,示威及暴力卻不斷升級,多人因此而受傷,甚至喪命,實在感到非常不安和難過。到11月初,暴力蔓延至大學校園,有人拋下雜物堵塞全港主要幹道,紅隧不能通車,大量市民無法上班、返學、求診、出外活動,擔心民意逆轉,令非建制派無法取得區議會過半數議席;加上選舉如期舉行,令人(包括筆者)以為政府及建制派已穩操勝券。有消息指政府和官媒在選舉前已預備稿件,指建制派勝出。
上屆2015年區選,接近147萬人投票,投票率47%,建制派獲得約79萬票,得票率約53%。今屆區選建制派得票大幅增加40多萬,達到120多萬,若然投票率只升至六成,240多萬人投票,恐怕建制派依然可控制區議會。料不到除了10多萬名新登記年輕選民出來投票外,還多了80多萬選民出來投票支持非建制派,特別是年輕一輩的候選人。結果令非建制派的得票,由之前一屆的58萬,大幅增加超過100萬,高達160多萬。
很明顯,即使和理非一輩不認同以暴制暴,但面對強權暴政,大部份人仍然站在年輕抗爭者一邊。今次區選年輕人大勝,非建制派多了超過10億元的寶貴資源,實應好好珍惜和善用,為來年立法會選舉做好準備。年輕人應該謙虛地學習參政,切忌被勝利沖昏頭腦,更不要搞分化。非建制派根本沒有本錢搞分化。只要各方團結努力,明年立法會投票率超過八成,加上有更多人醒覺(包括商界),奪取立法會過半數36席絕非天方夜譚。
林本利
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