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不絕】
內地建設垃圾焚化爐、火葬場等厭惡性設施,經常在全國多地惹起爭議。廣州、深圳、武漢等地先後發生過多宗大型地方抗爭,其中也不乏緩建或取消興建計劃的例子。
羅定市政府跪低
全國多地正面臨「垃圾圍城」,各政府興建焚化爐處理垃圾,惟民眾普遍不信任焚化爐興建案,甚至群起反抗。今年6月底,武漢市郊的新洲區居民不滿官方在未與民眾溝通下,霸王硬上弓興建大型焚化爐,連續多天上街並爆發大型衝突。2015年,廣東雲浮的羅定市朗塘鎮沒有經過環境評估,與當地華潤水泥廠合作建造焚燒廠,數萬名居民憤而封鎖道路、包圍鎮政府。最終居民抗爭得到勝利,羅定市政府宣佈回應群眾訴求,取消有關項目。
雖然香港式抗爭被譽輸出全球多地,不過內地示威似乎不能相提並論。有學者曾指出,中國近十年的抗議行動,大部份均在政府欠公信力、民間欠NGO組織下,由「鄰避效應」引發的群體行為,與當年六四等學生運動有很大不同。所謂「鄰避效應」,英文中稱為「不要放在我後院」(Not in my back yard),往往是建造一些可能污染環境的公共設施,利好由較大範圍人群享受,污染則由較小人群負擔。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