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選大戰】
【本報訊】今屆區議會選舉前,網上有人呼籲投白票,但有關呼籲不奏效,今屆區選的白票率只有0.41%,白票及廢票數量合計只有1.2萬張,較上屆區議會選舉白票率1.44%、共2.1萬張白票及廢票劇減。有學者分析,選民除了以選票向中共及特區政府說不外,還認同民主派在過去逾半年抗惡法、在多場衝突中保護市民的表現,故沒有把選票「射落海」,更票投民主派。
記者:姚國雄 呂浩然
今屆區選共有破天荒逾294萬人投票,然而廢票和沒有選擇任何候選人的白票合共僅12,097張,比率為0.41%,上次2015年區選有多達2.1萬張廢票和白票,比率達到1.44%,上屆更有68區自動當選,選民連白票也沒有機會投。
部份選區白票率特別高,最高是屯門兆置,達1.99%,共有151張白票或廢票。該區結果由民主黨林頌鎧勝出,對手是王加良。緊隨其後是荃灣馬灣和沙田市中心,兩區白票率達1.02%,分別共有53張和33張,兩區民主派勝出者為新同盟譚凱邦和民主派區選聯盟衞慶祥。
上屆區選中白票率全港之冠的元朗元龍選區,白票率由上屆8%急降至今年0.27%,估計是因為該區在今屆區選有民主派候選人給選民選擇,不如上屆只有建制派候選人。
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認為,今次有人如城邦派呼籲選民投白票,惟白票率跌顯示有關呼籲不奏效,因市民有感民主派各大政黨在抵擋送中條例的審議、警民衝突、爭取國際社會支持港人等均站在前線,表現積極,「市民覺得民主派係同路人,對佢哋另眼相看」,故沒有投白票,而以選票支持他們。
僅十建制派較上屆跌票
此外,《蘋果》比較上屆有參選、今屆在同區出選的建制派候選人兩屆票數,發現大部份的建制派候選人得票上升,部份甚至數以千計,惜仍未能戰勝民主派。在建制派全力動員下,得票下跌的建制派只有10人,跌票最多的是連任失敗的葵青翠怡選區、前自由黨及前新民黨張慧晶,張共失逾1,104票。曾替特首林鄭月娥助選的西貢彩健何民傑則失近900票,同告落選。
元朗元龍選區在7.21事件影響下,未能成功連任的經民聯王威信跌370票。民建聯絕大部份候選人得票上升,但有四人跌票,包括佐敦南葉傲冬、深水埗元州陳偉明、觀塘寶達洪錦鉉,三人最終失去議席,其選區曾被重劃。
該黨同樣跌票的九龍城龍城候選人吳寶強,雖然較上屆失38票,但仍能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