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中美貿易戰其中一個核心,目前華為手機未能搭載Google服務,銷情受嚴重打擊。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專訪時揚言,就算華為沒有Google的軟件及應用程式,仍然可成為世界第一,只是需要更多時間。不過,任正非在內六名華為最高層,在近日全數離任掌握華為核心技術的子公司,學者分析指是用換人方式突破美國的司法追緝。
美國現時將華為及相關的40多間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但暫時容許美企與華為在不涉國安下交易。任正非透露Google既沒被美國拒發許可,亦沒有收到許可,故現時華為新推出的手機Mate30 Pro及平版電腦MatePad Pro均沒與Google合作,失去Google在搭載軟件及保安下服務。
歐洲市場第三季零增長
縱然用家仍可通過其他非正規途徑加裝Google產品,但要承受被非法盜用個人資料風險。種種問題下,根據Canalys發佈的歐洲市場2019年第三季手機出貨量資料顯示,華為則以1,160萬部的出貨量位居第二,增長是0%,甚至對比2018年同期還少出了10萬部。相反三星出貨量為1,870萬部,同比增長26%,市場份額達到了35.7%。
面對海外銷情萎縮,任正非仍秉承口硬作風,他稱華為已有後備計劃應對Google未能向華為供貨一事,現時對華為充滿信心。他揚言說:「即使Google的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絕迹於華為,華為仍然可以成為世界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我認為這不會成為問題,只是需要更多時間。」
他又指,雖然美國在創新科技最強,包括中國在內沒有任何國家超越美國。不過,他認為若美國政府繼續限制美企與華為交易,可能會無意中幫助華為崛起。不過,華為一直表示用來取代Android的系統「鴻蒙」,雷聲大雨點小,華為稱隨時可以使用,但仍要考慮到相關合作。不少外界分析,鴻蒙最大的問題是華為難以創造自己的用家生態系統,貿然行動風險極大。
任正非表面無所畏懼,但近日他及另外五名華為最高層就被人踢爆辭任華為數位技術的領導層。華為數位技術公司主要掌控核心技術部門,但被指因安全因素和智慧財產權問題而面臨着美國壓力。
新領導層有利中共直接掌控
今年才離職的原華為南京研究所工程師金淳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突然大範圍的人事變動,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官方,特別是中國情報部門對此的全面洗盤,試圖逃避或突破美國的司法追緝。
旅美的中國學者吳祚來分析指,華為現在面臨的困境,以及情況的持續複雜化,都讓中共感到不放心,並且現在應該直接換成了他們更信任的人,便於更直接的掌控。
自由亞洲電台/美國有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