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彈污染 幼師促政府洗校舍

催淚彈污染 幼師促政府洗校舍

【本報訊】警隊累計發射近萬枚催淚彈,有幼童疑因接觸催淚氣體相繼不適;多區校舍均遭催淚彈微粒污染。教協調查發現,逾七成受訪幼師認為政府應公佈催淚彈成份及派員清洗校舍。有校長直言,老師缺乏處理催淚彈微粒的專業知識,難以令家長感到安心。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應撥款支援受催淚彈波及的學校清洗校舍,以保障師生健康。

教協於本月22至27日成功訪問926名幼師,當中近六成受訪幼師不滿教育局在本月25日復課。在不滿意有關安排的505名幼師中,92.9%受訪者不滿教育局在未有評估殘留的催淚彈微粒對師生健康影響的情況下,便草草復課。此外,有78.8%及72.4%受訪幼師認為,政府應公佈催淚煙成份及清理方法,以及派出專業人員協助清洗校舍。

幼稚園校長梁秀婷表示,衞生防護中心提供予公眾有關清洗催淚彈微粒的指引不夠清晰,令不少老師憂慮校舍未能讓師生可安心回校。

家長憂微粒未妥善處理

梁亦稱,有家長表示擔心學校未能妥善處理微粒,故25日後仍選擇自行停課;亦有家長反映學童在回校期間有皮膚痕癢、喉嚨痛等問題。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清洗校舍的費用高昂,動輒過十萬元,要求政府撥款全額或部份資助學校清洗校舍,以保障師生安全。

教育局回覆指,如個別學校受近日事件影響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復課,可訂定校本應變措施,並盡早通知家長。局方又指,衞生署已將有關催淚煙的健康資訊及其接觸後的徵狀及處理方法等上載至衞生防護中心網頁供參考。若個別學校的環境受近期社會事件影響而需要清潔校園,學校可調撥現有資源購買有關物品或服務。如個別學校在清潔時,遇到困難或在資源調配上有疑問,亦可聯絡教育局。
■記者羅智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