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人權法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暉對本報指出,法案對港資、外資應屬好消息。
沈旭暉認為,若北京單方面推行「全面管治權」,香港不會獲得國際社會信賴,營商環境才會惡化;人權法警告北京,若進一步蠶食一國兩制,香港的獨特地位可能改變,從而制約北京的行為,「只是港資、外資逼於北京壓力,不便公開說出口罷了」。
花旗料中美不會破壞貿協
香港是美國第二大貿易順差的地區,美國商會早前擔心法案條款過辣,但沈旭暉認為,只要他們的業務並非中國的「命運共同體」,根本沒有影響,「真正有影響的,是濫用了香港獨特身份,獲得美國敏感資訊、高端科技的公司,或通過香港大規模洗錢的動作,這早已成為香港的惡俗,理應撥亂反正」。
投行花旗發表報告指出,預料中美雙方會將貿易協議分開處理,不太可能破壞協議;基準情境是在明年初時完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及取消在今年9月時生效的關稅。
滙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法案對香港經濟影響有限,但長遠而言會對投資信心帶來負面影響。他又指今年香港經濟倒退已成定局,預料明年反可錄輕微增長,這與今年基數較低,以及市場逐步適應貿易戰影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