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本應支持資訊自由流通的大科企,例如蘋果、Google、微軟和facebook,為了能打入個別國家的市場,都不惜選擇向政權屈服。
新聞網站Quartz持續報道香港示威,蘋果曾將該新聞軟件從內地版的應用程式發行平台下架。協助香港示威者匯報和追蹤警察位置的實時地圖應用程式HKmap Live亦一度被強制下架,在輿輪壓力下才讓程式重新上線,不過就引來中國政府不滿。蘋果又應中國政府要求,在港澳使用者的操作系統iOS 13中移除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符號;過去亦應要求將虛擬私人網絡程式下架,又在內地版的蘋果音樂上審查香港歌手的作品。
微軟被揭審查搜尋引擎
英國《衞報》曾以中文和英文在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搜尋「達賴喇嘛」、「天安門廣場」等字眼,發現Bing的內容審查延伸至中國境外,微軟辯解指是「系統錯誤」。微軟擁有的職場社交網站LinkedIn亦曾進行審查。香港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曾在該網站上發放天安門事件的內容,結果被禁。
Google為重返中國內地市場,本來計劃推出審查版的搜尋引擎「蜻蜓」(Dragonfly),據報搜尋器會將敏感搜尋內容列入黑名單,即搜尋結果不會顯示被禁內容,計劃在反對聲中擱置。facebook據報亦曾計劃推出中國版的審查工具。
The Verge/商業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