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詩詩:廢墟中開始,之二 - 區聞海

醫醫詩詩:廢墟中開始,之二 - 區聞海

上周五談到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一首近來感動我和一些朋友的詩,《The End and the Beginning》。她在香港回歸前一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獎項時,學院稱譽她的詩「能以具有諷刺意味的精確性,使歷史和活生生的時代在人生真實面貌中揭示。」

的確如此。這詩寫人民在戰後站起來,勉強重新生活。破壞之後,生活不止是重建和癒合而已。塌了的不單是磚瓦樓房,還有是生活中日常的誠實關心。上周刊出詩的上半部份,今天是下半部份。因為當中一段是承前啟後,這段要再錄一次,作為下半部份開頭。

這部份寫人們在戰後忍受着歷史被官方刻意重塑,真實的記憶變得無所謂。我想這像今天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被粗糙簡化。在香港的劫難中,有心人熱烈主張要重新把中國歷史列為中學必修科。認識中國歷史很重要,問題是當教育也不離鬥爭,老師怎能公道地把歷史傳授給下一代,而不致被指責未有灌輸正確的愛國歷史觀?

《終結與開始》(下半部份)

有人,手裏拿着掃帚,
還憶記得從前模樣。
有旁人聽着,點着
他沒有爆裂的頭。
也總有人在周遭熙攘
他們會覺着
這些東西
有點無聊

不時有人仍然必須
挖出一個銹舊的論點
從木叢底下拖出來
送到垃圾場

那些知道
這一切一切是甚麼的人
必須讓位給那些
只知道很少的人。
再而比那更少的
最後,所知的必須一無所知。

總有人會躺在那裏
任草地覆蓋了
所有前因和後果
牙齒咬着玉米
呆看雲浮。

(作者為醫生、生命倫理學者)
區聞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